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4篇
  42篇
综合类   30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9 毫秒
701.
张荣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8):149-151+16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振兴问题,对当前全国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县城产业的政策要求,客观分析了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通过大力发展县城产业带动县域整体经济成长的做法和成效,对甘肃省进一步明确县城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打造具有甘肃地方特点的县城经济发展新格局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2.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 SCSMV)是近年引起甘蔗花叶病的主要病原,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控甘蔗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不同品种对甘蔗花叶病具有不同抗性,明确抗性差异的来源对于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SCSMV的高抗品种CP94-1100和高感品种ROC22为对象,对两个品种的致病病毒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序列进行分析。在致病病毒方面,侵染CP94-1100和ROC22的SCSMV分离物cp基因和vpg基因核苷酸序列和蛋白编码情况基本相同,为同一分子变种。在寄主eIF4E方面,从CP94-1100和ROC22中均分离到eIF4E基因,均包含由663 bp构成的ORF,编码1个含22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98.2%,说明抗性差异可能与eIF4E差异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P94-1100和ROC22中eIF4E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属于IF4E家族蛋白,而CP94-1100中eIF4...  相似文献   
703.
<正>褐条病是甘蔗生长中后期叶部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及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导致褐条病在我国第二大糖料基地云南暴发为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1],严重制约云南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病原菌研究为基础的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种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有关云南蔗区褐条病病原菌研究甚少,有效防控依据缺乏。本研究从云南不同蔗区采集褐条病病样进行分离与鉴定,旨在明确病原菌种类,以期为甘蔗褐条病的流行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4.
为改善马铃薯连作造成的病害加重、产量、品质下降、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等,本试验开展了利用生物克菌灵、土壤修复剂对马铃薯连作障碍地块种薯、肥料、土壤等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能减缓土壤酸化,增加马铃薯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有效抑制真菌和放线菌的增长速率,减缓细菌的流失速率,维护土壤微生物系统平衡;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强植株对病毒病、早疫病的抗性,改善马铃薯的品质,提高马铃薯产量12.61%,商品薯率增加4.95%。  相似文献   
705.
为探究四川丘陵稻区油后水稻分期直播对杂交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杨籼优919、9优27占、荃优737等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6日(T1)、5月23日(T2)、5月30日(T3)等3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有效积温和产量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历期和全生育期缩短,播种—抽穗历期、抽穗—成熟历期、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均呈递减趋势;3个参试品种均以5月16日播种(T1)的产量最高,T2、T3处理较T1处理分别下降0.21%~16.98%和10.30%~26.11%。因茬口矛盾,季节性用水紧张,油后直播杂交稻可推迟至5月23日播种,其产量为8.90~10.06 t/hm2,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706.
油橄榄产业需要耐寒新品种,常规杂交育种周期长,育种目标可达性低下。为此,总结油橄榄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结合育种科研实践,构建油橄榄耐寒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包括种质资源收集、DNA指纹图谱、人工授粉、杂交种胚挽救、组培扩繁、温室早期评价6项技术。总之,体系化杂交育种有望选育出耐寒性能优良的油橄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07.
在阐述了板蓝根种子繁育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加强板蓝根第一年营养生长时期的管理,第二年生殖生长时期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板蓝根良种繁育技术,旨在为获得板蓝根高产、优质种子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08.
探明甘肃地区油橄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点,旨在为当地油橄榄种质资源选育、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对35份油橄榄种质资源的11个特征进行描述,对1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等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种质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变幅较大,介于8.64%~55.87%,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果肉率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果肉厚、果核纵径、果核横径、果核重和果肉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16个表型性状可被提取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1.633%。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35份油橄榄种质资源分成5类,可作为5个不同育种方向,其中切姆拉里因其干鲜果含油率最高单独聚为一类,可作为特异种质进行挖掘利用;M1果实水分最少,干鲜果含油率仅次于切姆拉里,划分为油用类;贝拉和绿源小苹果果实水分最多,鲜果含油率低,划分为果用类;其余2类种质可结合其他生理指标进行挖掘利用。综上所述,不同油橄榄种质间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小尼、绿源小苹果、M1、切姆拉里等种质表型...  相似文献   
709.
为筛选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70%导向增效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不同配方组合在两个试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46%杀单·苏云菌WP 2 250 g/hm2对甘蔗大螟和绵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可在1—5月结合新植蔗种植或宿根蔗管理,将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与公顷施肥量混合均匀后,均匀撒施于蔗沟、蔗蔸及时覆土,于3—5月第1、2代大螟卵孵化盛期,将46%杀单·苏云菌WP 2 250 g/hm2兑水675 kg,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叶面喷施,对大螟枯心苗的防效可达89.8%以上,对甘蔗绵蚜的防效可达100%;两试点该组合甘蔗实测产量和糖分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29 310、35 310 kg/hm2(增产35.6%、41.3%)和5.9个百分点;比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药剂处理节省6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