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7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48篇
  65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被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黄土高原的植被特征随季节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对土壤侵蚀发生深刻影响。选择陕北安塞县大南沟小流域 ,于 1998年、1999年和 2 0 0 0年的 5~ 10月 ,每 2周1次对其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叶面积指数 (L AI)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大南沟流域 ,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农地 ,种植了玉米、糜子、谷子、马铃署、荞麦和大豆 ,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有荒草地、休闲地、灌丛、林地和果园。对于农地 ,叶面积指数、作物高度和盖度随季节发生很大的变化 ,农地盖度在春天增长缓慢 ,一般在 8月份才达到其最大值 ;非农地的盖度从 4月份开始增长 ,一般 6~ 7月达到其最大值 ,并保持至 9月甚至 10月份。年降雨总量对植被有很大的影响 ,而单场大降雨对植被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根据所掌握的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动态,主要利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分析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及其分布,有针对性分析吉林省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的优、劣势,探讨大豆遗传育种专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3.
张慧君  戴祖云  宋运贤  张飞  张岩  李建华  王强 《园艺学报》2020,47(Z2):3021-3022
‘甜包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安徽省淮北地方品种‘包瓜’原始群体中选育出来的,适合酱制的甜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健壮,子蔓和孙蔓均可结果,单株坐果3 ~ 4 个,全生育期75 ~ 80 d。单果质量0.50 ~ 0.96 kg。中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第1生长周期产量38 250 kg · hm-2,第2生长周期产量41 250 kg · hm-2。适宜安徽淮河以北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究苗后除草剂不同施用时期对北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对冬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和白菜型冬油菜天油H614为试验材料,选用对冬油菜安全的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设置4个喷施时期处理,于2018-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后不同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甘蓝型冬油菜田间杂草总数较对照减少57.54%~92.56%,杂草总鲜重较对照降低75.40%~97.48%,第2时期(3月25日)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354.50kg/hm2;白菜型冬油菜田间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55.91%~92.02%和37.17%~97.46%,产量较对照增加2.29%~16.77%。因此,在冬油菜大量返青但未封行前施用苗后除草剂,可显著防控田间杂草并增加冬油菜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5.
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对26个菜用大豆品种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丰14、96p11、东新1号、BN-1、9118和小萤壳-1是鲜荚、鲜粒产量最优的品种;BN-1、小萤壳-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东新1号和诱处4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以上6个菜用大豆品种适合于北京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6.
黄皮浸提汁及其酿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浸提法制备黄皮汁的方法以及果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黄皮浸提汁效果的影响,得到两种较优的黄皮浸提汁制备方法。采用两种浸提汁发酵制酒,得到澄清透明,黄皮味浓郁的黄皮果酒。  相似文献   
27.
异色瓢虫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可捕食多种蚜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研究了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即菜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和白杨毛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的日捕食量中,其中四龄幼虫最大,成虫和三龄幼虫次之,1、2龄幼虫最小。捕食者对猎物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森林资源调查中的适用性,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区,以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识别并提取研究流域的树种和树冠信息,并与样方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无人机影像提取植被信息的精度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对于郁闭度较低的林分和经济果木林的树种提取效果极好,但复杂植被类型会导致提取精度下降。在农地子流域和人工林子流域上,树种提取的分类混淆矩阵Kappa系数分别为0.898和0.728。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对人工林和经济果木林的树冠提取精度较高,与实测数据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在0.7以上,但对次生林的树冠提取效果相对较差,R2仅有0.422 3。将该方法拓展应用至流域尺度,识别结果显示,蔡家川流域内人工林子流域主要为刺槐、油松和侧柏混交林,经济作物主要为苹果,油松的林分密度为1 744株·hm-2,平均冠幅为2.24 m,苹果的林分密度为382株·hm-2,平均冠幅为4.26 m;农地子流域有苹果树912株,林分密度为439株·hm-2,平均冠幅为3.84 m。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可以高效、准确地提取林木株数、郁闭度和平均冠幅,从而有效提高黄土区植被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9.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M apInfo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地貌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深入探讨了森林景观的林分类型、起源和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塞罕坝山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破碎度,分别都高于沙地和曼甸,但山地的景观多样性低于曼甸和沙地。森林景观以落叶针叶林面积最大,为38 306.7 hm2,其次是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分别为16 470.5hm2,9 455.5hm2,灌木林和混交林面积最小。曼甸以落叶针叶林景观优势度最高,且多为落叶松人工纯林;山地以落叶针叶林和阔叶林景观优势度较高,其中,阔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以桦树为主;沙地以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优势度较高,其常绿针叶林多为人工樟子松纯林。  相似文献   
30.
对沈阳、抚顺两城市交接的近郊林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种子库均具有较好的储量和活力,其储量大小顺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宜林荒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宜林荒地,种子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数量化分析表明坡位对乔木林地及灌木林地中土壤种子库储量和活力影响较大,而植被覆盖度对宜林荒地中土壤种子库储量和活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