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从新疆采取了8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样品171份,提取绵羊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绵羊PRNP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对它们的PRNP基因型进行研究,确定了PRNP基因136、154、17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为136(A/A),154(H/R)和171(Q/R/H/K),结果发现所检测的新疆地方绵羊品种PRNP基因136位密码子均为A,其基因型均为A型痒病抵抗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32.
冷应激对湖羊血清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冷应激对湖羊免疫系统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tress proteins 70,Hsp70)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冷应激前后湖羊肝脏、肺脏、脾脏、淋巴结组织中Hsp70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结果显示,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湖羊肝脏、肺脏及脾脏组织中Hsp70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其中肝脏的表达量尤为显著;冷应激后湖羊血清中IL-2、IL-4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L-4浓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冷应激条件下湖羊各组织中Hsp70mRNA表达增强,可提高动物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增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但细胞因子IL-2和IL-4的浓度下降,表明冷应激抑制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33.
1999年 1 1月我师某团猪场发生了一种繁殖障碍型猪瘟 ,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得到了有效控制。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该场为商品猪场 ,年存栏生产母猪 5 0 0头左右 ,自繁自养。附近为某连居民区 ,连队居民 5 0 %以上家庭养猪 ,年出栏商品猪 2 0 0 0头以上。1 999年以前 ,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公母猪及体重 70 kg以上后备猪每年春秋两季免疫 ;仔猪 30、60日龄二次免疫。免疫剂量均为猪瘟弱毒苗 1头份。自 1 996年以来 ,本地区时有猪瘟疫情发生 ,于是在 1 999年将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做了调整 ,并付诸实施。公猪、仔猪免疫程序同调整前 ;母…  相似文献   
34.
兽用去势液是北京华特尔生化制品厂生产的一种公畜去势用注射液。为验证该药的实际效果,我们于1996年6月至1997年4月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品兽用去势液,由北京华特尔生化制品厂生产。批号:96062502。1.2供...  相似文献   
35.
陈磊  张鲁安 《中国家禽》1998,20(10):41-41
1998年4月27日,新疆建设兵团某畜禽场从附近种鸡场引进伊莎褐商品雏鸡7400只。17日龄时用IBD、MD苗首免,20日龄时突然发生IBD,造成300只雏鸡死亡。1流行情况该场采用竹条板低床网上育雏,自然通风,雏鸡饲喂自配全价料。3日龄进行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36.
奶牛口蹄疫O-AsiaⅠ型双价疫苗母源抗体消长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在产犊后24 h内采血,犊牛出生后定期采血检测O型、AsiaⅠ型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吃初乳后,抗体效价迅速上升,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不断下降;犊牛55日龄时,AsiaⅠ型达到保护抗体效价的牛比例为62.5%,75日龄时O型达到保护抗体效价的牛比例为62.5%。  相似文献   
37.
某畜禽场饲养的海兰蛋雏鸡5400只于40日龄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确诊为传喉并发新城疫。l发病情况6月2日接雏,分别进行了ND、IBD、IB的免疫。40日龄时突然发病,初诊为传喉,用药无效;用NDIV系苗紧急接种后4d停止死亡。病程10d,死亡雏鸡310只,死亡率5.7%。ZIR床症状?..  相似文献   
38.
为了查明新疆规模化奶牛场高发疫病的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规模化奶牛场的疫病发生、危害和技术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犊牛肺炎、腹泻,成母牛流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发病率较高;未免疫牛群中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副流感病毒病、牛支原体感染等疫病的感染率较高。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奶源,必须加强上述疫病的监测及实验室诊断工作,制定一套针对性强、科学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9.
1发病情况某单位于2004年5月6日对所辖养殖区内的羊群集中进行羊痘疫苗的防疫注射及免疫耳标的佩带工作,7日至8日注苗31户约1000余只,未见异常反应。9日下午对9个养殖户的267只羊进行羊痘疫苗的注射和免疫耳标的佩带工作。次日凌晨4时出现注苗羊只异常反应的情况,至12日9个养殖  相似文献   
40.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防制工作需要,进行了绵羊Asia Ⅰ-O型口蹄疫的区域预防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