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对野外采集的牦牛睾丸组织进行冷冻,通过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分析发现玻璃化冷冻后的牦牛睾丸组织曲细精管结构保存较完好,曲细精管可见大量形态完好的各类生精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率,发现冷冻复苏后细胞活率可达80.20%。分别通过生精细胞和精原干细胞标志蛋白DDX4和GFRA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复苏后培养14天后的生精细胞和精原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通过RT-qPCR对复苏后不同实验处理组牦牛睾丸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培养30天的生精细胞中的精原干细胞标志基因Thy1和UCHL1的表达量显著增高。因此,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牦牛睾丸组织中曲细精管及其生精细胞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该方法对于其他哺乳动物生精细胞的长久有效保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旨在研究FGFs(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Rs(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及其介导的Ras和MAPK信号通路基因在牦牛和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的差异表达,以探讨犏牛生精停滞的原因。本研究采集健康的24月龄3头公麦洼牦牛和3头F1代公犏牛的睾丸组织,分为牦牛和犏牛两个样品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HE染色检测牦牛和犏牛精子发生的差异;采用细胞群体倍增时间、CCK-8和EDU染色检测牦牛和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FGF家族成员、3种FGFR、FGFs/FGFRs介导的Ras和MAPK信号通路基因在牦牛和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的差异表达。与牦牛相比,犏牛生精小管发育异常,生殖细胞类型单一,未分化精原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牦牛(P<0.05)。FGF2、FGF4、FGF5、FGF8、FGF9和FGF21在犏牛睾丸组织及FGFs受体FGFR1、FGFR2和FGFR3在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的表达都显著低于牦牛(P<0.01)。FGFs/FGFRs介导Ras信号通路基因中,除HRa...  相似文献   
43.
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开放能使实验仪器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研发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文章从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实验内容开放的形式等几个方面阐述开放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旨在对哺乳牦牛在隔离断乳的基础上,考察断乳处理后母牦牛发情率及受胎率,并对未出现发情症状的试验牦牛,采用激素诱导发情处理,从而考察诱导发情处理后母牦牛诱导发情率及受胎率。隔离断乳结果表明,隔离断奶Ⅰ组、隔离断奶Ⅱ组及隔离断奶Ⅲ组试验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激素诱导发情处理结果表明,PGF2α组与GnRH组的发情率及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隔离断奶+PGF2α组与隔高断奶+GnRH组的总发情率及总妊娠率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隔离断乳处理后,试验牦牛的发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隔离断乳后的第12~13d。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放牧条件下,犊牛哺乳是影响牦牛进入发情季节正常发情排卵的关键影响因素,导致促黄休素分泌不足及卵泡发育受阻,通过犊牛的隔离断乳,进而采用诱导发情/人工授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45.
在青海省环湖地区390头3~10岁繁殖体况不同的母牦牛中,研究了不同繁殖卵巢机能状态及胎次,母牦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产青年母牦牛与经产母牦牛中隔年犊牛组与当年产犊牛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5),经产母牦牛中无黄体卵泡组与有卵泡组和有黄体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年龄和胎次及卵巢的机能状态对母牦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生殖激素处理,能够明显改善母牦牛的生殖机能状态,从而提高母牦牛的发情及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46.
采用ELISA方法对青海海晏地区85头(1岁、3岁各30头,2岁25头)牦牛进行生殖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母牦牛FSH含量测定平均值为7.564±1.838IU/L,14.347±6.616IU/L,16.637±4.96IU/L;不同年龄母牦牛LH含量测定平均值为32.557±6.453ng/L,53.983±30.081 ng/L,51.389±15.53ng/L;不同年龄母牦牛GnRH含量测定平均值为37.476ng/L,77.282±36.774ng/L,81.089±16.355ng/L。生殖激素含量的测定对牦牛发情和乏情的研究,以及提高牦牛繁殖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对219只农区藏羊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法处理后,农区藏羊72h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82%,情期受胎率达到80.00%;采用PG+PG法处理,农区藏羊的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达到62.50%,情期受胎率达到60.42%,而对照组中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仅为37.04%,情期受胎率仅为37.03%,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IDR+PMSG组和PG+PG组与对照组的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8.
采用Elisa对10头发情期母牦牛和10头乏情期母牦牛进行24h内血液GnRH、LH、FSH分泌情况检测并对子宫进行组织切片制作,观察各腺体数量,分析生殖激素对初情期牦牛子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发情期24h内初情期母牦牛血液GnRH、LH、FSH分泌量明显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01)、发情期母牦牛GnRH、LH均呈脉冲式分泌;对子宫进行HE染色后发现,发情期母牦牛子宫内膜中浅层腺体、深层腺体数量均多于乏情期母牦牛(P0.05),但是扩张腺管数量少于乏情期母牦牛(P0.05)。说明GnRH、LH、FSH能够有效的作用于子宫,促进各腺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9.
对青海乐都县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杜藏及藏羊90日龄、180日龄杂交育肥羔羊进行了随机取样称重,统计对比育肥羔羊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效果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杜藏杂交育肥羔羊180日龄的平均体重达到35.18kg(公羔)和31.08kg(母羔),公羔和母羔日增重分别达到182.44g和160.55g,农区藏系羔羊平均体重达到27.66kg(公羔)和23.83kg(母羔),公羔和母羔日增重分别达到139.24g和108.33g,杜藏杂交育肥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藏系育肥羔羊(P<0.05)。  相似文献   
50.
为了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我们对选定的120头怀孕母牦牛进行补饲,同时在犊牛产后3个月对犊牛进行隔离断奶,补饲试验于2010年3月初开始:100头母牦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Ⅰ 50头母牦牛隔离断奶后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授精处理;Ⅱ组50头母牦牛隔离断乳.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母牛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冻精液为荷斯坦和野牦牛冻精。配种45d后进行怀孕诊断。Ⅰ组发情39头,发情率为78%(39/50),怀孕34头妊娠率为68%(34/50);Ⅱ组发情31头,发情率为62%(31/50),怀孕27头,妊娠率为54%(27/50)。相同草场放牧50头适配母牦牛作为对照。对照组母牛和犊牛不进行隔离和短期断乳;对照组发情率为12%(6/50),妊娠率为6.32%(3/50)。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带犊的母牦牛实施隔离断奶,能够明显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