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论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教材内容特点、教材编写要素和对接等相关理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目前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类型和体例,并以畜牧兽医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为例,介绍了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益生素制剂在蛋种鸡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确保京郊种禽绿色、安全、环保生产,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了益生素制剂在蛋种鸡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推广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蛋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降低料蛋比、死淘率,改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降低种蛋母雏比,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微生态制剂乳猪壮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试验采用不同剂量乳猪壮口腔灌服新生仔猪,观测其小肠绒毛形态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小肠绒毛形态结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比值]和黏膜免疫细胞数量(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乳猪壮呈剂量依赖性增长,其中以4 mL乳猪壮组各项指标增加最为明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庆大霉素组(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从肉鸡盲肠粘膜中分离的美益生(MSC)益生菌在肉种鸡日粮中的使用效果,通过对北京、大连、天津、山东等地6个肉种鸡场,饲养规模共计164190只肉种鸡使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从肉鸡盲肠粘膜分离的益生菌提高了肉种鸡产蛋率2.64%、蛋重0.32%;降低了料蛋比1.24%、死淘率21.84%;提高种蛋受精率1.15%、孵化率0.90%、健雏率0.43%。从肉鸡盲肠粘膜分离的有益微生物有助于改善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可以在肉种鸡日粮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物饲料中植酸和非淀粉多糖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是降低畜禽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动物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蛋用种鸡日粮中添加ALIZYME SSF复合酶,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并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北京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情况,2009年1—6月份对北京市郊的5个规模化猪场和18个个体养猪户进行了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养猪生产中,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存在不足,提出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特别是利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多种有益菌、多种有机酸、多酶、多种维生素等)预防和治疗仔猪的大肠杆菌病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大豆磷脂粉对蛋鸡腹脂率及鸡蛋胆固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周龄健康、体重均匀一致的罗曼粉父母代蛋种鸡1080只,随机分为A、B、C、D4个处理,其中A组为对照组,B、C、D处理为试验组,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45只鸡。对照组A蛋种鸡饲喂不含大豆磷脂粉的常规基础日粮,试验B、C、D组蛋种鸡分别饲喂大豆磷脂粉含量1%、2%、3%的试验日粮。试验期9周。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磷脂粉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可以降低产蛋后期罗曼粉父母代蛋种鸡腹脂率,且随日粮中大豆磷脂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以3%大豆磷脂粉含量的试验日粮产蛋鸡腹脂率下降效果好。(2)大豆磷脂粉具有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且随着饲喂试验时间的延长,鸡蛋胆固醇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大豆磷脂粉含量1%、3%的试验日粮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下降幅度较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同期发情和性控冻精人工输精在育成奶牛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速高产奶牛的繁育和缩短奶牛世代间隔,试验在生产条件下对规模奶牛场的232头荷斯坦育成奶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2次PG法和CIDR结合PG法处理的同期发情率(91.1%和88.9%)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2种方法的同期发情率都极显著高于1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42.9%)(P<0.01);使用宁波产和上海产前列腺素对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输精时间不同的2次输精及1次输精对妊娠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体况、膘情上等的参配牛组的妊娠率(49.1%)略高于中等组妊娠率(44.8%),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