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正>高油大豆是指含油率达到21%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大豆育种在注重提高品种丰产性、抗性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大豆品质问题,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蛋白质含量超过45%)、高油(含油量超过22%)及特用大豆品种。近十年来各省先后审定了近40个高油品种,其中东北地区有23个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我国最新流行的鸽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分子生物学特征,对2021—2022年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从不同地区鸽群中分离到的8株NDV代表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8株鸽NDV基因组长度均为15 192 nt,基因排列方式为3’-NP-P-M-F-HN-L-5’,其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呈典型的NDV强毒分子特征;相较于参考序列,代表毒株F蛋白七肽重复区域、融合肽和跨膜区域,以及HN蛋白中和抗原表位、跨膜区域等功能区域均有多处氨基酸变异;代表毒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1.9%~99.0%,均属于Class Ⅱ基因Ⅵ型病毒,但可分为2个小分支,其中4株属于基因Ⅵ.2.1.1.2.2亚型,另4株属于基因Ⅵ.2.1.1.2.1亚型。结果表明,我国近期流行的鸽NDV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进一步掌握了我国鸽NDV的遗传进化特点,丰富了鸽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信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3.
兰州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及犬副流感的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清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04年~2009年前来宠物医院就诊的有临床症状的犬进行检测,共采集犬瘟热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2238份;犬细小病毒病疑似病犬粪便2423份;犬副流感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334份。用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平均阳性率达27.52%,自2004~2009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犬细小病毒病平均阳性率为25.88%,自2004~2008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009年略有反弹。首次证实犬副流感在兰州市宠物犬中流行,其中犬副流感病毒平均阳性率为37.72%,犬腺病毒Ⅱ型平均阳性率为19.46%,从流行周期看,2004年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5年以犬腺病毒Ⅱ型感染为主,而后连续两年以混合感染为主,到2008年又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9年再次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4.
蜜蜂是一类具有极高生态价值的经济型昆虫,对全球的经济和生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蜜蜂的饲养一直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蜜蜂越冬饲养是蜜蜂饲养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蜜蜂安全越冬是来年春繁顺利进行的保障,关系着蜂群的群势、健康以及蜂蜜的质量。基于目前养蜂人饲养蜂群越冬的方法,逐一梳理,总结了几种简便、适用、成本低的蜜蜂越冬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85.
86.
将具有优越的生物活性功能的低分子量蚕丝丝胶蛋白肽和丝素蛋白肽引入到发酵酸奶中,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改进产品配方,选用由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发酵而得的酸奶为主要原料,配合由蚕丝蛋白、卡拉胶、刺槐豆胶、黄原胶、玉米淀粉组成的独特凝胶成型剂而制得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含量的新型功能性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87.
蜂蜇是一种生物损伤,是临床紧急情况之一,大部分发生在春季或秋季。大多数患者是山区农民,伤口通常位于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或头皮中。蜂蜇是由蜜蜂尾部的毒刺引起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作用机理是蜂毒针破坏人体皮肤并向体内注入毒素。该程度与针(注射毒液)的数量以及身体体质和伤口部位的差异有关。蜂毒的主要成分是蚁酸、神经毒和组胺[1]。轻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及瘙痒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8.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乡村数字化建设效率,运用物联网、系统协同、人工智能等手段获取村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商贸物流、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动静态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平台基于"数据中台-业务前台"服务架构,支持多用户定制、数据多维分析和多业态服务扩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系统,通过乡村大数据管理、挖掘和决策分析为村镇管理部门、经营组织和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乡镇,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品质提高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一种开放、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9.
鸭圆环病毒病是由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引起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影响着我国养鸭业的发展。为建立针对DuCV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对GenBank中登录的DuC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两种基因型的DuC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在共同保守区筛选出1对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DuCV两种基因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检测下限达1.0 fg;特异性良好,对其他常见鸭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利用该方法对20份临床发病鸭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6份呈DuCV阳性,序列分析表明均属于DuCV-1。该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鸭圆环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早钟6号枇杷果实采前遇到高温天气出现皱缩现象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皱缩枇杷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易皱缩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和抗皱缩的思贺大果枇杷果实为材料,对早钟6号枇杷采前不同皱缩程度的果实(正常果ZZS1、轻度皱缩果ZZS2和皱缩果ZZS3)进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对思贺大果枇杷和早钟6号枇杷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早钟6号枇杷不同程度皱缩果实之间以及与思贺大果枇杷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枇杷果实皱缩相关的基因。【结果】早钟6号枇杷皱缩果(ZZS2、ZZS3)与正常果(ZZS1)相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可能与枇杷果实采前皱缩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油菜素内脂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的12个基因中,有9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在DG vs ZZS1比较中均上调表达;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13个基因中,有6个(2个GH3和4个SAUR)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2个基因(EVM0023097和EVM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