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通过追溯良渚聚落的类型和聚落产生的地理地貌环境,回顾了良渚聚落之间的关系及空间构成特点;揭示了良渚先民逐水而居,就地取材,因循自然的营造智慧;垫石堆土、草裹泥垒基的堆筑台丘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的智慧文明。从这些营建智慧中提取了对当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从而促进良渚先人的生态智慧思想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指出了由于人们与政府对自然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保护力度欠缺,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发掘、利用不当,造成了对张家界自然遗产的破坏日益加剧。系统阐述了张家界自然遗产资源的概况,分析了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缓和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建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3.
简析了国内关于滨水区生态设计研究动态.指出了目前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误区.即研究范围局限化,滨水空间破碎化.生态驳岸主角化,生态设计误解化。探讨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4.
简析了国内关于滨水区生态设计研究动态,指出了目前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误区,即研究范围局限化,滨水空间破碎化,生态驳岸主角化,生态设计误解化。探讨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5.
潘英  彭重华  伍胜建 《现代园艺》2014,(5):78-78,89,82
河流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的功能,也是重要景观、生态与水环境载体,本文详细介绍城市滨水景观与防洪相结合这一论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内在原因,得出将城市滨水景观与城市防洪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6.
以近自然化概念为基础,从河流"硬件"和河流"软件"两个方面对河流的近自然规划进行了探讨,以使河流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严雪丹  彭重华 《绿色科技》2013,(1):134-135,140
阐述了城市公园恢复改造中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重要原则与相关要素,并以武汉解放公园为例,提出了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城市公园恢复改造的全面规划,探讨了城市公园在景观生态恢复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湖南省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花卉。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然而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对湖南省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株型、花色、花期、叶形和果形等审美要素对其观赏价值的应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野牡丹科植物可作为观赏栽培,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9.
湖南安息香科种质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安息香科植物11属50种9变种,为安息香科的世界分布中心。评述了安息香科植物国内外栽培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安息香科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笔者调研,总结了湖南种类资源的观赏特性,推荐了一批具有优良观赏性状的该科植物,最后,对安息香科作为湖南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彭重华 《北方园艺》2010,(16):115-116
随着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将以与时俱进的方式演绎出来.现就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其如何创新、如何与时代结合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