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近年来,从华东地区患腹泻仔猪中分离到一些表达K88菌毛的大肠杆菌,这些菌株只与K88a因子单抗反应,而不与b、c、d因子单抗反应。通过K88常规血清交叉吸收试验、SDS-PAGE、Western印迹,表明这些菌株不仅与K88ac参考菌株C83907制备的c因子血清反应,而且与以分离株SEC586制备且经K88ab、K88ac、K88ad参考菌株吸收后的血清也反应。对分离株SEC586、SEC464的K88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faeG的克隆、测序,发现该基因由846对核苷酸组成,编码菌毛主要亚单位的262个氨基酸及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比国外报道的K88ac FaeG亚单位(263个氨基酸)少了1个氨基酸,比K88ab、K88ad(265个氨基酸)少了3个氨基酸。SEC586、SEC464菌株的FaeG亚单位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它们与K88ac的同源性为94.7%和96.2%;与K88ab的同源性为90.1%和91.2%;与K88ad的同源性为87.0%和88,6%。结果表明,新分离的K88ac大肠杆菌黏附素主要亚单位已发生了部分变异。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江苏淮北地区某农场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鸡群于15日龄时,突然暴发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为主症,剖解变化主要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高达50%。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H5N2和H5N12种类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鹅群,观察比较了二者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攻毒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在同等剂量免疫条件下,从发病率、死亡率和泄殖腔排毒规律3项指标综合评价来看,H5N1灭活苗水禽免疫组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流行株攻毒的保护效率较H5N2灭活苗理想,且水禽禽流感母源抗体对灭活苗免疫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中国大陆最早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缩写为SS株)和1998年大流行时期分离的H9N2亚型AIVA/Chicken/Shanghai/F/98(H9N2)(缩写为F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SPF鸡体内的复制能力和传播途径特性比较后发现,F株在4周龄SPF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高于SS株,F株可以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SS株不能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取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得知,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96.6%和98.1%;HA基因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都是PARSSR↓GL,但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即166位N(F)→D(SS)、198位A(F)→V(SS)、217位V(F)→I(SS)、335位G(F)→R(SS)、504位L(F)→S(SS);2株病毒的NA基因在63~65位都存在氨基酸缺失,但在NA基因红细胞吸附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别是IKKDSRSG(F)和IKEDLRSG(SS)。F株和SS株的传播特性差异是否与其表面基因序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表达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的遗传稳定性,我们将纯化后的重组病毒在CEF单层上连续传30代,引起细胞病变的速度和形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覆盖含X-Gal的琼脂引起的空斑均为蓝色;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rFPV-gB/R中的gB基因始终能稳定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在细胞上连续传30代、在SPF鸡上连续传5代后,gB基因序列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0、10、20、30代重组病毒制成冻干疫苗进行的实验室免疫效力实验表明,细胞连续传代后rFPV-gB/R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免疫原性。可见重组鸡痘病毒gB基因的结构和免疫原性都是高度稳定的。为了评价rFPV-gB/R的生物安全性,我们将rFPV-gB/R通过SPF鸡连续传5代,检测病毒在鸡体的存在部位及其消长、生长繁殖性能和毒力变化;将rFPV-gB/R免疫鸡与未免疫鸡同笼饲养,攻击FPV-102E6强毒,以检测rFPV-gB/R感染鸡的接触传染性。结果显示,rFPV-gB/R在鸡体的存在时间大约为7d,在体内仅存在于接种部位;鸡体传代后痘病毒毒力有一定程度下降,gB基因核苷酸序列未发生任何变化;同居未免疫SPF鸡在痘病毒强毒攻击后全部发痘,可见重组病毒免疫鸡没有接触传染性,能在鸡体内稳定地传代,rFPV-gB/R具有高度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肠埃希氏杆菌是家禽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家禽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全眼球炎等一系列表现,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与免疫保护关系的研究”和‘噙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致病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的遗传相关性、免疫特性及免疫保护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内容介绍如下。一、流行病学研究有关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从这些报道看,我国分离到的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且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PCV2-ORF2基因,并以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研制针对PCV2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准确快速的PCV2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首先将PCV2-ORF2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的转移载体pFastBacTM1中,然后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与DH10Bac中的穿梭载体Bacmid发生转座,通过抗性和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质粒reBacmid-ORF2,通过脂质体介导reBacmid-ORF2转染Sf9细胞,成功获得了表达PCV2-ORF2基因的P1代重组杆状病毒。将所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经Vivaflow200浓缩后,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以IFA进行筛选,经多次亚克隆后得到3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H6、4E2和5F7。通过IFA、IPMA及Western-blot试验对3株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均能与PCV2-Cap蛋白产生特异性的反应,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初步建立了对PCV2毒株感染PK15细胞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快速检测PCV2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鸡沙门氏菌和雏鸡白痢沙门氏菌毒力质粒的研究进展高崧综述刘秀梵审校(杨州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毒力质粒(Virulenceplasmdi,VP),又称毒力相关质粒(Virulence-associatedplasmid)。自Jones等于1982年在鼠...  相似文献   
19.
20.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 O1 8分离株和 /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接种 1 0~ 1 2日龄 SPF鸡 ,细菌接种后 1~ 96h对试验鸡的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间接酶标抗体染色 ,发现大肠杆菌接种组、混合接种组的气管、肺在接种后 1 h可检测到细菌抗原 ,混合接种组检测到的细菌更多 ,存在时间更长。结果表明 :气管、肺和气囊是鸡大肠杆菌定居的场所 ;MPAIV可延长细菌在气管、肺和气囊中定居的时间 ,使鸡大肠杆菌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