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将20只藏系羯羊(1岁)分为Ⅰ、Ⅱ、Ⅲ、Ⅳ 4个处理组,Ⅰ、Ⅲ、Ⅳ组分别用150、300、450 g/(d·只) 3种精料添加水平,自由采食干披碱草,Ⅱ组添加青贮料,以研究不同精料添加量和青贮料对藏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组藏羊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1.00±5.48)、(63.00±8.37)、(68.00±9.75)、(69.00±9.2) g,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日粮条件下,每天每只饲喂300 g(Ⅲ组)精料时的饲料转化率最高,青贮料比Ⅲ组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62.
对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地以及耕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储量、无机氮(N_(inorg))含量、土壤pH等基础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地与耕地和天然草地土壤均偏碱性;退耕地及天然草地土壤容重及N_(inorg)含量均低于耕地;退耕地和天然草地0~5 cm土层C/N显著高于耕地;退耕地和耕地0~5,5~10,10~20 cm土层的SOC和TN含量低于天然草地;退耕还林草9年后各土层SOC和TN含量与耕地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青海湖区持续耕作60多年后,要恢复土壤肥力仍需较长时间;对于0~30 cm土层的SOC及TN储量,退耕地和天然草地与耕地无显著差异,而退耕地与天然草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耕地、退耕地以及天然草地0~20 cm土壤SOC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SOC储量的68.7%,72.9%和78.6%;0~20 cm土层TN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TN储量的68.7%,72.7%和78.2%;与天然草地相比,按耕地开垦60年计算,0~30 cm耕层内,C的损失率为0.11 t C·a^(-1)·hm^(-2),N的损失率为0.015 t N·a^(-1)·hm^(-2);土壤C和N含量与容重共同决定C和N储量的大小,因此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3.
64.
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徐世晓  赵新全  孙平 《草业科学》2001,18(5):58-61,65
草地生态系统不但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 ,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缓解洪涝灾害等诸多公益。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食物安全、气候稳定的基础 ,也是青海省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动力。青海省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当前草地退化、沙化严重 ,经济效益低下 [1 ] ,亟须采取科学合理的举措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营水平。1 青海省自然概况1 .1 地理位置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北纬 31°39′~ 39°2 1′,东经 89°35′~1 0 3°0 4′,境内地貌大致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 3个单元 ,海拔…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抗旱烟草品种苗期的钾吸收积累特性,采用砂培和水培的方法,以‘豫烟6号’、‘农大202’和常规品种‘K326’3个基因型烟草作为材料,研究‘豫烟6号’的根系生理特性和钾吸收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供钾条件下,‘豫烟6号’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各器官钾含量均与‘农大202’相近,而显著高于‘K326’,并且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和较强的根系活力。钾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豫烟6号’的最大吸收效率(Vmax)接近‘农大202’,而极显著的高于‘K326’,而不同基因型烟草间米氏常数(Km)和最低浓度(Cmin)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豫烟6号’具有较强的钾素吸收和积累能力,是一个富钾的烟草品种。  相似文献   
66.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区域碳增汇原理及草地管理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围栏封育地、自由放牧地、多年生人工草地、补播地及黑土滩型退化草地5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无机碳的含量和储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无机碳含量较低且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无机碳的储量(以C含量表示)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多年生人工草地(3 381.28kg/hm2)围栏封育地(739.27kg/hm2)自由放牧地(712.12kg/hm2)补播地(647.64kg/hm2)黑土滩型退化草地(361.26kg/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的土壤pH值、容重和含水量差异显著。土壤无机碳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分别为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pH值为正相关关系,当pH值7时,无机碳含量很低,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7时,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结论]在高寒退化草地改良重建的技术与综合治理模式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管理策略在无机碳固定方面较其他措施更加有效,是维持草地碳汇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7.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是广布于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植被类型,它是青藏高原大气与地面之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涡度相关法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结果表明:2003,2004和2005年高寒灌丛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分别为223,277和61g CO2·m-2·a-1,3年平均CO2值为187g CO2·m-2·a-1;与其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类型相比,在为期3年的研究时段海北地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表现为大气CO2的汇。  相似文献   
68.
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9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强的引物,对80份烟草种质资源材料(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采用荧光ABI–3500 xl遗传分析仪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69对引物在烟草种质材料中共检测出503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7.91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276 4,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574 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82 6;Nei’s多样性指数H为0.571 1、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41 6,基因流Nm为1.515 3,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90。说明80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为14.16%,大部分位点均表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不足,居群间基因交流少。  相似文献   
69.
为提高云南省保山市香料烟的外观质量、香气量,同时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对香料烟新品系‘Nm006’使用不同施肥方式和2种不同氮素形态比例肥料进行施肥,测定其各项理化指标、致香物质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处理2(氮素形态比例1.22:0:1,以硝酸钾作为底肥,尿素作为追肥)的糖类、烟碱含量适中,致香物质含量高,色泽鲜亮且吸味醇和,劲头适中,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同时处理2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对当地香料烟施用氮肥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明转At NHX1基因提高烟叶钾含量的生理原因,利用大田和水培试验,以3个转At NHX1基因阳性纯合株系N7、N9和N10,以及未转化烟草K326(对照)为材料,研究了转At NHX1基因烟草钾含量、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转At NHX1基因烟草在大田中长势一致,烟叶含钾量在10~70 d叶龄始终显著高于对照;在水培实验中,转At NHX1基因烟草吸收K~+能力强,具有较大的K~+吸收速率,其根系形态、根系活力、阳离子交换量和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转At NHX1基因烟草具有富钾基因型烟草钾高效吸收和积累的特征,因而钾含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