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蚕病的病原研究和利用越来越深入,就需要能快速、大量地繁殖出较高纯度的病原的方法,供教学和实验使用,现根据本实验室多年来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常用家蚕病原菌的简易接种和纯化方法,供参考使用。一、家蚕病毒病病毒的收集与纯化家蚕病毒病主要是核型多角体病和质型多角体病两种。 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相似文献   
52.
采用广东生产上使用的932,7532;9·芙、7·湘等12个原种或双交原种,分别在二龄和三龄起蚕接种含Nosem bombycis孢子10~3—10~7ml浓度液6—8hr,常规饲养10天,饥饿2天后退头蚁蚕显微镜检验,机率值分析法估算LC50,比较品种间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对微料子病均是敏感的,即抗性较弱。在调查的12个品种中抗微孢子虫可分为二个档次,二龄期试验区抗性强的芙·9 LC50=4.364×10~5比抗性弱的湘晖LC50=1.073×10~4相差约40倍左右;三龄试验区差异更显著:芙·9 LC50=1.7761×10~6比湘晖LC50=2.333×10~4相差约100倍。抗性随龄期增长而增强,双交原种抗微粒子病比纯系原种强,且与亲本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3.
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蚕蛾PCR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比较研究不同浓度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孢子与模拟染毒N .b孢子蚕卵、蚕蛾的模板DNA制备方法的基础上 ,选用MP1/MP2和V1F/ 5 30R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为 :碱性条件预处理N .b孢子后再抽提的DNA ,其得率略高于常规方法抽提的DNA ,但两者的模板质量相同 ;MP1/MP2和V1F/ 5 30R两对引物均可有效地检出N .b孢子DNA ,前者的检测灵敏度为 1μL 3× 10 6mL-1以上浓度的N .b孢子DNA ,后者为 1μL 3× 10 5mL-1以上浓度 ;对不同浓度N .b孢子DNA与蚕蛾DNA混合后进行PCR检测 ,V1F/ 5 30R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μL 3× 10 6mL-1N .b孢子DNA。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从广州石牌省蚕种繁殖试验所桑园中收集到的剑纹夜蛾亚科的一种昆虫分离到的微孢子虫(暂命名N.a)。通过它对家蚕的病原性、超微结构、微孢子的形态大小、在蚕体内的发育周期、血清学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N.a微孢子虫与近年来困扰省蚕种所蚕种生产的MG_1微孢子虫可能是同一种微孢子虫,揭示了MG_1微孢子虫是来自野外昆虫。切断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传播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5.
应用分段RT-PCR的方法从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msis virus,BmCPV)中国株的dsRNA中成功地克隆了RDRP基因(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基因序列全长3691bD,并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AY496445。利用质粒载体pET-28b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b-RDRP,并用IPTG诱导的方法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BL21(DE3)中获得表达,分子量约为138kD。以重组蛋白的兔抗为一抗,15mm山羊抗兔IgG-胶体金为二抗,进行免疫标记,电镜定位,结果显示在病蚕中肠的柱状细胞的游离病毒粒子和多角体内的病毒粒子上均能结合胶体金颗粒,标记率为35%左右,证明BmCPV病毒的RDRP复合物确实位于病毒衣壳上。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取健康的三龄起蚕经口接种BmCPV后不同时间段取中肠后部固定、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组织变化,作者认为随病毒的入侵复制增殖,病蚕圆筒形细胞出现的病理变化是与病毒复制增殖、多角体形成相关的,细胞内出现浅染小空白点时正是病毒发生基质与病毒粒子大量产生阶段;细胞松弛、先端膨大变形、出现多空泡时正是多角体逐步增多时期。’结合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光镜下观察的组织病变进一步说明病毒的复制和多角体的形成都是由细胞顶端部位开始,逐渐向基底部推进,最后新的多角体充满整个细胞,使细胞溃烂破裂,大量多角体和病毒粒子落到肠腔。  相似文献   
57.
报道了9─氨基吖啶(9-AA)、甲基磺酸乙酯(EMS)和丝裂毒素C(MMC)3种强诱变剂在新设计的家蚕蛹─BmNPV系统致突变检测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初步结果。9-AA和EMS以非中毒剂量分别与BmNPV混合注射于蚕蛹体腔后,2种诱变剂处理组蚕蛹发病时间比只注射病毒对照组延迟2~3d,随剂量增高,发病死亡率下降,蚕蛹生存率上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镜检3种诱变剂处理组蛹的血淋巴,发现部分病蛹中出现5%~20%的异常形态多角体,说明蛹体内部分BmNPV的基因可能被诱变损伤。试验结果符合模型分析第一阶段的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58.
家蚕遗传毒理学研究的评价与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导言近年来,由于人类生活环境接触的化学物和污染物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关心这些化学物和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化学物潜在的遗传毒性,因能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简称“三致”)的严重后果,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59.
家蚕微孢子虫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简称N.b)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测定的结果。采用SDS-蛋白酶K将孢子破碎,用苯酚一氯仿法提取孢子的DNA。将N.b孢子DNA与pTZ18R质粒重组,转化于大肠杆菌DH5,获得4个阳性克隆株:pTZ18RN.b1,插入片段为1kb;pTZ18RN.b2,为1.2kb;pTZ18RN.b3为1.8kb及pTZ18RN.b4为1.9kb,经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为家蚕N.b孢子所特有。与MG1(Nosemasp.),蓖麻蚕微孢子虫、蓝萤叶甲微孢子虫及蚕卵的DNA均无同源性。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4个克隆株插入片段的部分DNA的序列,经检索尚未发现同源性的基因序列。讨论了PCR技术诊断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与近缘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之一,其品质的优劣,关系到蚕造的丰歉,茧丝的质量及其经济效益。因此,蚕种繁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省蚕桑生产的重要一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部门,在选育优良蚕品种,改善繁育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繁育技术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对发展我省蚕茧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原蚕饲养不够稳定,单张原种收茧量低,而且蛹期发生死蛹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