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6篇
  3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生姜植株的生长,使茎秆变粗,分枝数增多,茎叶生长量提高,产量增加。同等养分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生姜植株的茎粗、分枝数分别比纯施化肥处理增加13.6%和18.58%,茎、叶鲜重分别增加16.67%和32.52%,产量提高23.46%;等养分的普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生姜长势也优于纯化肥处理,虽然其产量达60192kg/hm^2,较纯施化肥增加12.63%,但却比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生姜产量低8.77%。不仅如此,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改善生姜品质,提高根茎干物质和挥发油等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水稻始穗期用云大 - 12 0水剂、赤霉素、三十烷醇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育系Ⅱ - 32 - 8A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证明该不育系在喷施赤霉素后效果最好 ,能使每 6 6 7m2 产量比对照提高 4 3 16 % ,异交结实率比对照提高 2 3 0 6 % ,千粒重比对照增加 1 16 %。  相似文献   
23.
生姜群体及其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姜群体光合速率与群体姜产量密切相关,群体光合速率决定于群体的构成。高产群体姜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应超过150/m2,叶面积指数不得低于6m2/m2。本试验中种植密度超过7000株/666.67m2的3个群体均达到了这一要求,这3个群体间的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且都获得高产。姜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而异于单叶光合的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24.
氨化饲料是牛的优质饲料,如果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牛的氨中毒或尿素中毒,严重的导致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5.
植被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稳定性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特征.从稳定性研究的意义、概念、维持机制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对植被稳定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多样性理论、冗余理论方面探讨了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在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中,指出应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是对天然草地的研究,另外从植被结构与功能方面对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应重视干旱区人工植被建设中对天然植被斑块格局和演替模式的模拟以及植被配置模式的研究,以指导自然植被的保护利用和人工植被的建设.  相似文献   
26.
生姜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方程之模型,呈“S”型曲线变化,但其吸收比例因不同生育期而异。总的来看,钾的吸收比例最高,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1.0:1:16.1。生姜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除在根内较稳定外,其余均随生长的进行呈下降的趋势。氮、磷、钾向各器官的最终分配量,除钾在地上茎分配略高于根茎外,氮、磷均以地下根茎的分配量最高。  相似文献   
27.
饲粮添加茶多酚对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茶多酚复合添加剂添加量为0%、0.1%、0.3%和0.5%四个试验组.试验期90 d,监测生长性能,全部屠宰测定肉质特性.结果表明:0.1%的添加量能显著(p<0.05)提高日增质量,极显著(p<0.01)提高猪肉pH值;添加量达0.3%能极显著(p<0.01)提高日增质量,极显著(p<0.01)提高pH值,极显著(p<0.01)降低失水率,但添加量继续增加作用不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维生素E、肌苷酸(IMP)的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该试验建议茶多酚复合添加剂的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28.
复硝酚钠和DA-6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丛  徐坤  李云  宋小艺 《中国蔬菜》2011,1(20):69-7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DA-6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硝酚钠、DA-6均可显著促进生姜的生长,但生长前期以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生长的进行,生姜植株各器官鲜质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生姜收获时,复硝酚钠、DA-6处理的生姜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59%和14.02%,分枝数分别增加24.59%和28.69%,产量分别提高18.53%和22.30%,但复硝酚钠、DA-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复硝酚钠、DA-6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姜根茎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29.
氮素对菠菜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素与菠菜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菠菜生长前期,植株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升高,但生长后期均持续降低;而叶片电解质渗漏及丙二醛(MDA)含量在全生育期内则持续增加。在施氮量低于600.kg/hm2条件下,增施氮素可显著降低菠菜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增强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延缓菠菜衰老,进而提高菠菜产量。菠菜收获时,氮素用量600.kg/hm2处理的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分别比对照(不施氮)降低50.9%、67.2%,SOD、POD和CAT活性及根系活力分别高59.2%、478.4%、290.9%和131.3%;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高59.6%、131.3%,增产率达88.0%。施氮量达900.kg/hm2时则发生负效应,虽然产量比对照增产75.3%,但比600.kg/hm2施氮量减产6.7%。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5株生姜促生菌的分类地位和促生活性,本试验通过观察其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GJ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J130为纳什维尔链霉菌,NS87为非脱羧勒克氏菌,NS178为枯草芽孢杆菌,NS111为路德维希肠杆菌。用抑菌谱法测定了5株促生菌的拮抗特性,其中GJ3和NS178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1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效果。Salkowski比色法定量测定了5株促生菌产吲哚乙酸能力,菌株NS111产吲哚乙酸能力最强,其发酵液IAA含量为148.8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