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低氧胁迫下出苗率下降是限制直播稻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准确、高效的水稻萌发耐淹性鉴定方法,并筛选强萌发耐淹性的水稻种质对直播稻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份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淹水深度(3 cm、6 cm、9 cm、12 cm、15 cm和18 cm)、不同处理温度(20℃、25℃和30℃)和不同淹水天数(3 d、5 d、7 d、9 d、11 d、13 d和15 d)进行萌发耐淹性鉴定,以胚芽鞘长度为指标进行萌发耐淹性评价,旨在明确水稻萌发耐淹性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水稻种质在淹水临界深度上存在籼粳间差异,粳稻的淹水临界深度为6 cm,而籼稻的淹水临界深度为9 cm;在温度梯度处理中,30℃时种质间的胚芽鞘长四分位差最大,因此认为30℃是水稻种质萌发耐淹性鉴定的最适温度;调查时期梯度试验表明,淹水11 d时参试种质的胚芽鞘长四分位差最大,因此认为淹水11 d是水稻萌发耐淹性调查的最适时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纯水隔绝空气,在温度30℃、淹水深度9 cm以上、第11 d调查胚芽鞘长度进行水稻萌发耐淹性鉴定的简便方法,为水稻种质资源的大规模鉴定提供了方法基础。依据上述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