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纤维素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纤维素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徐奇友秦江帆关湛铭王安霍贵成1材料与方法11饲养试验I试验鸡为海兰白蛋鸡,试验分7周龄~12周龄,13周龄~20周龄,产蛋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试验鸡分9组,每组36只,每3组接受一种日粮处理。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酵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研究肉用仔鸡在不同长期阶段下(1 ̄2周,3 ̄6周,7 ̄8周)纤维素酶的应用效果。试验分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试鸡在3 ̄6周的日增重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7 ̄8周时,低酶水平与高酶水平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酶水平增高鸡的增重也提高,饲料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 对松浦镜鲤体成分、肉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以豆粕和鱼粉为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维生素K1 含量为0.54 mg/kg)中分别添加0、5、10、20、40、80和2 000 mg/kg的维生素K3(甲萘醌烟酰胺亚硫酸盐),配制成7种试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2.58±0.16...  相似文献   
14.
许红  徐奇友 《饲料博览》2003,(11):15-17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下面就影响挤压膨化的因素进行阐述,包括原料中的水分、淀粉、纤维、蛋白、油脂含量,饲料加工调质过程的原料粒度、产品温度、停留时间和制粒后处理都对饲料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1、用3个试验测定未添加无机磷的低磷日粮,添加真菌植酸酶(来自黑曲霉)对肉仔鸡生长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2、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125,250或500PU/Kg日粮)显著提高生长率与采食量,中 等程度提高饲料转化率。 3、鸡生长性能的改善与日粮磷利用增高相关。饲喂植酸酶处理日粮鸡血浆无机磷浓度和胫骨灰百分比显著提高,磷的表观利用率得到改善,粪便中磷浓度降低(试验1,P<0.05)。 4、结论是在肉仔鸡的一种实际日粮中含有植酸酶时,允许减少或不添加无机磷盐。  相似文献   
16.
乳铁蛋白对早期断奶仔猪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通过提高饲料中铁的利用率,避免仔猪铁缺乏的发生将有重要意义。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Lf)是体内运送铁的主要蛋白质。转铁蛋白主要在血液中将铁运送到合成各种含铁蛋白质的地方,而Lf主要在肠道中运送铁,因此对于哺乳动物从肠道中吸收铁起重要作用。本试验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Lf,通过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Lf对仔猪铁储备的影响,对仔猪补铁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健康的约克夏猪7日龄开始补饲,14±2日龄断奶,从中选取体重相近的仔猪32头,平均分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处理1、处理2、处理3…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是在机体水平上研究各种营养素对机体的作用,在机体内研究吸收、代谢与平衡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从分子水平上弄清养分的代谢规律,准确确定动物群体及个体的营养需要,掌握养分摄入过量及缺乏的后果,预防和治疗营养代谢疾病以及解决其它营养问题将成为可能。尤其是同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从分子水平来解释各种营养素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动物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等问题,这也是动物营  相似文献   
18.
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明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采用陆基围隔法,分别设置了鲤单养、鲤+鳙二元混养及鲤+鳙+鲢三元混养3种鲤养殖模式,每种模式设3个重复,测定了鲤不同养殖模式下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参数,实验共进行90 d。结果显示,与单养模式相比,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鲤的存活率和鱼体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偏高,而其总饲料系数则显著偏低。3种养殖模式中鲤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三元混养模式鲤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养模式。在3种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形成量与水温之间在19.3~28.5°C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整个实验过程中,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水体的总氨氮、亚硝酸态氮、总无机氮、正磷酸盐及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低于单养模式,而硝酸态氮、总碱度、有机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单养模式,除叶绿素a之外,其余水质参数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混养系统相似,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符合生物学原则的混养模式同样能够有效发挥养殖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谷氨酰胺前体物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肠道消化酶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戊二酸钠(2Na-AKG)替代基础饲料中的葡萄糖(添加量为1.5%),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投喂松浦镜鲤(平均体重(40.27±3.96)g),饲养8周后测定镜鲤肠道消化酶及Na~+/K~+-ATPase活性。结果显示:Glu组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Gln组、Glu组、OKG组和AAKG组中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AKG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OKG组;2Na-AKG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ln组。2Na-AKG组前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ln组。Gln组和Glu组前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处理组中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lu组、AKG组和OKG组后肠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ln组、AAKG组和2NaAKG组后肠Na~+/K~+-ATPase活性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Gln、Glu、OKG和AAKG可显著提高鱼体肠道的蛋白酶活性,添加2Na-AKG可显著提高鱼体肠道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将初始体质量(0.42±0.05)g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i♂)仔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添加0(G1)、0.25%(G2)、0.5%(G3)、0.75%(G4)和1.0%(G5)L-丙氨酰-L-谷氨酰胺(L-AG)的5种等氮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0尾鱼,研究L-AG水平对杂交鲟体成分和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56d的养殖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5%和5.0%L-AG对全鱼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0.75%和1.0%L-AG显著提高了全鱼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0.25%~1.0%L-AG对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1.0%L-AG对肠道绒毛高度、微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外源补充0.75%~1.0%L-AG可显著提高杂交鲟仔鱼粗蛋白含量,但添加0.25%~1.0%L-AG对十二指肠形态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