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71.
基于横向和垂向动力学的整车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分析汽车行驶时转向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相互影响、协调作用及综合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基于横向和垂向动力学的整车非线性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解耦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同时考虑横向和垂向运动时的汽车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1994年栽植的栀子林调查发现:栀子群体产量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分布,且单株间差异显著;立地条件对栀子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土层深厚,栀子营养生长旺盛,则栀子产量较高;不同树形之间除树高呈极显著差异外,其他经济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同栽植密度对栀子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中等肥力的立地条件,以1.0 m×1.2 m或1.0 m×1.5 m的栽植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73.
74.
近些年,部分柑橘产区相继报道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果实出现白皮层呈蓝色的“蓝皮”果现象,表现为在白皮层近囊衣侧出现蓝色斑块或蓝色区域。为探明其原因,以广西3个产区采集的‘沃柑’、‘贡柑’和‘马水橘’的正常果及其各自的“蓝皮”果为材料,分别对白皮层中花青苷等类黄酮物质、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同时,利用GC–MS分析成熟期白皮层和汁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以明确风味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蓝色并非花青苷类和黄烷酮类物质积累所致;成熟期“蓝皮”果白皮层中5种聚甲氧基黄酮的含量显著上升;蓝色白皮层中Ca、Mg、S、Zn、B和Ba含量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没有一致性,基于2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OPLS-DA分析可以将“蓝皮”果和正常果区分开,其标志性元素为K,其次是S;蓝色白皮层及其汁胞中的苹果酸和蔗糖含量较正常果均有显著提升。因此,蓝色白皮层的形成可能与逆境胁迫下多种矿质元素络合物或螯合物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5.
柑橘中挥发性物质以萜类为主,不仅影响植株与环境间的信号传递和赋予果实的香气,而且对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及人体健康有多样的功能。对柑橘中挥发性萜类物质生物学功能、代谢谱的种质及组织特异性、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挥发性物质与柑橘分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目前对柑橘挥发性萜类物质的研究仅限于代谢通路及代谢谱分析;在成分分析上多以游离态为主,糖苷等键合态的分析较少;已明确功能的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报道较少,香气品质的形成机理尚有待深入解析。展望未来,基础研究方面应重点揭示柑橘中挥发性萜类物质代谢的进化和演变规律、重要结构基因及转录因子调控机制等;生产应用中关注开发利用现有具特异香味种质、创制特殊香味新品种以及提升香气品质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76.
当前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其缺乏系统化的教学理念和元素应用,尤其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其未能将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与专业课程的特点相融合,本文拟从当前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叶及相关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分析茶叶及相关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价值,从而探究茶叶及相关农业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7.
徐娟  徐爱侠 《山东饲料》2014,(17):236+294
目的 分析在老年内科病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择的210例研究对象,是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到我院内科接受住院诊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的。将其分成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5例)。其中,对照组则予以其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予以其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以后发现,观察组中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内科病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其不仅可以极大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能够加强其对健康宣教的认知与掌握。  相似文献   
78.
【背景】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是我国最重要的主栽鲜食宽皮柑橘,经洗果、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果肉异味物质快速积累,不仅影响果实口感、风味和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影响到果实的货架期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目的】研究打蜡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优化宽皮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方法】以‘尾张’温州蜜柑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模拟生产中采用不同固体物含量的果蜡进行打蜡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处理果实表面蜡质形态;气相色谱仪检测果实内部气体和异味物质含量;同时对光泽度、异味、风味、出汁量、满意度、甜度、酸度和总体满意度等消费者感官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打蜡处理能增加表面光泽度,同时使果实表面被人工合成蜡液覆盖,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气孔被蜡液堵塞,果实内部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常温贮藏3周时,402D原液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内部CO2浓度增加7.1%,比对照组增加1.0%;O2浓度从1.6%降到1.4%。果肉乙醇和乙醛含量快速积累,产生异味,402D原液处理的果实内部乙醇含量1 773.8 mg·L-1,商业果蜡(美国产402D果蜡)经过稀释可提高果心O2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延缓果肉异味物质的积累速率。而1﹕1稀释后,果实内部乙醇含量560.5 mg·L-1,感官评价由“高亮”到“较亮”,总体评价得分显著升高。果实打蜡处理后模拟低温冷链(4℃)贮运能有效抑制异味物质的积累,延长果实货架期。【结论】打蜡处理是导致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快速积累的关键原因,402D果蜡按1﹕1用水稀释后打蜡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在4℃下冷藏,能显著减少果肉异味物质积累,同时使果实货架期延长至4周。  相似文献   
79.
半干旱山区林—草—菜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林—草—菜复合种植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也较好,是一项见效快、收益高、综合效益强的种植模式,在半干旱山区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为了确定环丙氨嗪在蛋鸡日粮中的使用安全性,试验选用400只产蛋鸡,每100只鸡为一组,按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量分为4组,空白组、5mg/kg组、10mg/kg组、20mg/kg组。饲喂1个月,分别在第10d,第20d,第30d,收集鸡蛋留样检测,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