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01是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作检测物,从家蚕种质资源中国系统中筛选得到的摄食性优良的品种。用对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无摄食性的中国系统1015与C01杂交,对F1、F2和BC1世代蚁蚕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检测,分析C01对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C01对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摄食性为隐性遗传,并且由常染色体基因支配。卡平方(X2,chi-square)测定结果显示,广食性品种C01对不含桑叶粉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除了受1个隐性主基因控制外,同时还有修饰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家蚕品种资源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原始材料,为了减少每年对多化性家蚕品种的保育代数,减少劳动强度与保育成本,探讨了滞育激素对多化性品种蚕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的蚕蛹注射微量滞育激素(DH),可以使蚕蛾产下滞育卵,翌年解除滞育后,恢复无滞育期多化性状,且主要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都保持不变.滞育激素最佳注射时期为化蛹后24~ 86 h,蚕蛹注射DH的最佳剂量为2.0μg/个.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2~3个世代的人工饲料饲育,为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的保存提供了安全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55.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及抗病育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发现、性状、复制机制以及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材料研究了家蚕对NPV的抵抗性及其遗传规律,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了高抗NPV的家蚕特优种质,探明了家蚕对BmNPV抗性的遗传规律。以306和NB为亲本,组配了近等基因系,筛选了与常染色体上抗NPV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并以NB为素材,育成了一批新种质。  相似文献   
56.
家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也是家蚕(B0mbyxmori L.)原产地,拥有极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据统计,目前全国收集、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达1000余份。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是唯一的国家级蚕种质资源保存单位,也是世界上一地保存蚕种质资源最多的单位,现保存家蚕品种资源700多份。  相似文献   
57.
尼泊尔蚕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英  李龙 《中国蚕业》2002,23(2):81-82
1尼泊尔概况 尼泊尔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面积147181 km2,人口约2300万,山地占总面积的75%,其北部为高山寒冷区、中部为河谷温带区、南部为亚热带区.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工业极不发达,其进口物资主要来自印度和中国.  相似文献   
58.
家蚕品种资源对质型多角体病毒抵抗性的初步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对 2 81个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质型多角体病毒比较试验。 2 81个蚕品种中 ,抗性品种占12 4 5 % ,较抗性品种占 32 74 % ,较感性品种占 33 81% ,感性品种占 2 1 0 0 %。不同品种间抵抗性差异较大 ,最高达到千倍以上。不同地理系统间抵抗性差异数百倍 ,其强弱依次为热带多化性品种 >中系二化种 >日系一化种 >中系一化种 >日系二化种 >欧系一化种  相似文献   
59.
试论家蚕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9个中×日一代杂交组合及其14个亲本原种为材料,就1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家蚕的杂种效果和中亲值成负相关,多数性状达显著负相关,和两亲差值基本无关;(2)依据杂种优势和真杂种优势的大小,可把性状分为三种类型。(3)优势率大的,相应的真优势率也大,真优势率的平均值小于相应的优势率,但其变化范围更广。(4)优势率和配合力成正相关,正确鉴定品种配合力对于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0.
辐射诱发家蚕雄核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krad ̄(60)Coγ射线照射家蚕雌蛹,羽化后与未照射雄蛾支配,产下卵在适当时期给予热刺激,诱导进入卵内的两个精子融合,发育成只表现父本性状的二倍体雄核发育雄蚕。连续实行单个雄蛾雄核发育继代,获得了类似自花授粉作物自体受精的单雄蛾雄核发育系,即近似纯合系。为研究和阐明家蚕的基因表达、杂种优势机理及利用提供了新素材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