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山猪及其杂种黑猪的肥育性能与肉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以山猪为素材的优质商品猪的杂交生产模式,研究选用杜洛克和巴克夏为父本与山猪母本杂交产出的杜山和巴山后代,以及山猪为父本再与杜山、巴山母本回交产出的山杜山和山巴山后代,以纯种山猪为对照,对以上含1/2、3/4山猪血统的商品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胴体与肉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杜山和巴山二元杂种猪分别比纯种山猪日增重提高48.5%(P0.01)和45.4%(P0.01);杜山和巴山的背膘厚显著低于纯种山猪(P0.05),眼肌面积高于山杜山(P0.05)、山巴山(P0.05)和纯种山猪(P0.01);杜山的瘦肉率高于巴山(P0.05)、山杜山(P0.05)、山巴山(P0.01)和纯种山猪(P0.01);纯种山猪的大理石纹评分高于杜山(P0.05)和巴山(P0.01);失水率以巴山最高,极显著高于山杜山和纯种山猪(P0.01);纯种山猪的熟肉率高于杜山(P0.01)、巴山(P0.01)、山杜山(P0.05)和山巴山(P0.05);所有营养成分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所有测定结果,二元杂交组合杜山优于巴山,回交组合山杜山也优于山巴山。  相似文献   
52.
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疆农业节水型灌溉面积占总灌面积4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在高效节水面积中,微灌比重65.73%,高出全国56.8%;渠道防渗面积比重48.1%,高出全国30.2%。节水灌溉的较快发展,为极为干旱的内陆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经济用水结构调整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今后所关注的新疆农业灌溉系统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系统结构、主要推广的节水模式等问题,采用系统工程技术方法规划研究。结果表明,微灌和低压管灌是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主体,与目前推广微灌等高效节水现状相吻合。为"十二五"加大农田节水发展规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以屠宰场废弃的猪卵巢为材料,通过系统技术途径得到猪早期胚胎的基本方法。新鲜的猪卵巢采集后,25~35℃条件下保存,在3h内进行卵泡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复合体(COCs)采集与分级,对COCs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其受精卵体外发育(IVD)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系统地探索,重点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直径大小)卵泡卵母细胞、不同培养系统与添加成分以及不同培养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猪卵母细胞IVM的影响,并对其IVF卵裂能力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TCM199作为基础成熟培养系统液,并添加ф5~8mm卵泡液(pFF)和雌二醇(E2),ф2~8mm卵巢卵泡COCs经IVM40h可得到较高的成熟率(66.7%)和IVF卵裂率(29.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猪2-4-细胞早期胚胎的体外批量生产技术,可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应用于养猪业科研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4.
探讨不同发酵床垫料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头60日龄苏钟猪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水泥地面饲养)、木屑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木屑)、酒糟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50%酒糟+50%木屑)、菌糠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50%菌糠+50%木屑),试验期100 d。结果显示:木屑组、菌糠组生产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酒糟组生产性能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同时,酒糟组生产性能显著优于木屑、菌糠组(P0. 05)。各处理组猪肉肉色、pH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水分等常规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 05);酒糟组、菌糠组猪肉肌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发酵床处理组肌内脂肪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 05);各处理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 05);脂肪酸方面,酒糟组猪肉硬脂酸含量最低;发酵床处理组猪肉亚油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其中酒糟组亚油酸含量最高;同时,酒糟组猪肉二十碳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 05);菌糠组猪肉二十碳一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 05);酒糟组猪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发酵床处理组猪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酒糟组和菌糠组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酒糟组猪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 05);(5)菌糠组猪肉锌(Zn)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酒糟组(P0. 01)和对照组(P0. 05),其它重金属元素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对照组猪肝脏铅(Pb)含量显著高于木屑组和酒糟组(P0. 05),铬(Cr)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床饲养组(P0. 05);菌糠组猪肝脏锌(Zn)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木屑组(P0. 05);猪肝脏中其它重金属元素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各处理组猪肉、肝脏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满足国家相关食品中限量标准的要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以酒糟、菌糠为垫料的发酵床饲养环境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并且,发酵床饲养方式不会造成重金属在猪肉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55.
通过构建含有HA标签的PKM2过表达质粒转染3D4/21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分析与鉴定猪PKM2基因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后的互作蛋白质,并对这些互作蛋白质进行GO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3D4/21细胞后,PKM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呈现剂量与时间依懒性。免疫共沉淀反应结果显示IP与IgG组共鉴定到72个蛋白质,这2组鉴定到的蛋白质数分别为60和19,其中7个蛋白质在2组中同时鉴定到。GO分析结果表明IP组的互作蛋白质主要参与了NAD代谢过程、NADH代谢过程、肌原纤维组装、NADH再生和葡萄糖代谢丙酮酸等生物过程,其中大多数与能量代谢有关。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互作蛋白质参与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军团杆菌病、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癌症中的中枢碳代谢等通路,这些通路与细菌感染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6.
11年连续肥料处理对水稻土碳、氮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 ,对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质量的关系十分重视。而微生物量作为有机物转化的动力成为土壤质量的主要指示指标[1 ] 。国内对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多 ,而对土壤有机碳、氮组成 ,形态转化 ,及其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2~ 4] 。本文报道 1 1年连续的不同肥料处理下 ,太湖地区水稻土中土壤碳、氮的变化 ,试图为可持续农业的肥料运筹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土样  于 1 989年在江苏省吴江市金家坝镇布置水稻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黄泥土 ,其基本性质见表 1。试验设 4个不同的施肥处…  相似文献   
57.
新疆地处西部极为干旱内陆区,鉴于干旱区地理环境特征,基于各灌区1952--2008年57年积累长系列相关气象数据,采用最新修正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方法,应用非线性和多元线性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指数平滑法,研究作物耗水量E丁。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异规律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各灌区ET0峰期均发生在春、夏...  相似文献   
58.
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从新西兰引进的冷冻杜泊羊胚胎解冻后移植到同期发情湖羊和小尾寒羊母羊受体的方法步骤,并分析、评价了胚胎移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受体羊总平均同期发情率为78.4%,胚胎移植利用率达49.1%,妊娠率达59.4%,产羔率达58.0%,羔羊出生重为4.7 kg(公)和4.3 kg(母),羔羊1月龄和3月龄体重分别为14.9kg和32.4 kg;不同批次和不同品种受体间胚移效果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批次试验共移植冷冻胚胎475枚,产羔266只,现存活245只。该研究建立了可靠而有效的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技术,有望在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湖羊同期发情与杜泊绵羊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设计了5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法对300只湖羊进行处理,对湖羊同期发情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杜泊绵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对同期发情羊群进行集中杂交配种,对不同处理羊群的同期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0.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D技术被誉为家畜繁殖技术的第2次革命,于上世纪30年代进入畜牧科学领域,首先在绵羊上获得成功。到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又相继在山羊、猪、牛、马上获得成功。60年代后,这一技术开始受到重视,研究工作开始发展起来。我国的家畜ET的研究首先在家兔获得成功(1973),此后绵羊(1974)、奶牛(1978)、奶山羊(1980)相继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