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日本、瑞士国资助的ITTO第二期热带人工林营造示范区项目筹备工作从 1 995年 1 1月开始至 1 996年 3月 2 0日。执行时间从 1 996年 3月 2 1日至 1 998年 3月 2 1日止 ,历时 2 4个月。执行机构为中国海南省林业局、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国政府为东道主。项目经费 2 0万美元到位。主要实施单位为国营儋州林场、次为尖峰岭热林试验站。负责柚木和乡土树种、育苗造林实施 ,还超额完成热带人工林营造任务 ,效果明显、成果显著。对海南岛人工林发展起样板和技术辐射作用 ,为海南造林树种良种化、标准化 ,扦插育苗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为解决浙江省细碎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耕地分布格局,量化浙江农地规模化潜力和空间优化路径,结合农田氮平衡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地规模化对浙江农业生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耕地平均田块面积为0.4 hm2,面积低于0.6 hm2的耕地占70%。通过土地整理,73%的耕地连片面积在16 hm2以上。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可以使氮肥投入减少53%,促进氮素利用效率从38%增加至56%。农业劳动力需求从每公顷4人减少至1人,农业投入成本降低77%,劳动力农业年均收入可提高9 457元。浙江省推动实施农地规模化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有助于发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作用。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推动农业转型,以农地规模化提升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康绿功臣 75 0g/hm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好 ,达 78.3 5 %~ 95 .46% ,显著高于 18%杀虫双水剂 3 75 0ml/hm2的 67.94%~ 69.2 7% ;持效期 5d。  相似文献   
14.
长期定位试验点土壤镉的吸附解吸及形态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网络5个农业生态实验站的表层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区域农田土壤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同时,在研究长期定量施肥对封丘潮土和祁阳红壤Cd积累及其有效性影响的基础上,对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土壤Cd形态分级。结果表明,5种农田土壤中,中厚黑土的吸附量较大,旱地红壤的吸附量较小,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CEC及土壤pH有关;长期施用化肥对封丘黄潮土和祁阳红壤Cd积累的作用不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Cd的积累,但内源性有机肥(秸秆)使黄潮土Cd含量增加的幅度远低于外源性有机肥(猪粪)使红壤Cd含量增加的幅度,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Cd有"活化"作用。黄潮土和红壤中Cd的形态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但黄潮土中残渣态Cd的比例显著高于红壤中残渣态Cd的比例。化肥和有机肥均可影响Cd在黄潮土和红壤中的形态分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蒜浸提液(0、5、15、25、35 ml/L)浸大白菜和辣椒种子8 h,研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经15 ml/L,辣椒种子经5 ml/L大蒜浸提液浸种后,种子的发芽状况和幼苗生长状况最佳,主要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幼苗株高、幼苗鲜重等指标达到最佳,根系活力最强;而当大蒜浸提液体积分数高于15 mg/L(对大白菜)或5 ml/L(对辣椒),则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不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浙江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总结了紫花苜蓿在浙江的引种、栽培、深加工技术,以及在猪、鸡、兔、鹅、羊等不同畜种饲料中的优化配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发展紫花苜蓿生产对促进浙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促进紫花苜蓿生产推广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行距双株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以及不同基肥与追肥比例(简称基追比例)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例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不同.高肥和施用基肥有利于玉米幼苗前期的生长及单株生物学产量的形成;但进入生长中期之后,在玉米大行距双株定量栽培中适量氮肥以合理的基追比例施用,稳产效果与施用高量氮肥无明显差异.施氮肥225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5:5时,同样能达到在施氮量337.5 kg/hm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外源诱导植物获得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源生化制剂可诱导植物产生株获得性抗病性(SAR)。迄今已发现该过程中两类复号分子:一类是水杨酸(SA)及化氢(H2O2);另一类是茉莉酸(JA)或乙酸(ETH),通过这些信号分子的传递诱导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R),SA主要诱导酸性PR基因的表达,而JA和ETH诱发的则是碱性PR基因,在植物的不同生育阶段,采用不同外源诱导剂,可诱导植物不同基因表达,外源诱导产生的SAR具有系统性,持久性,广谱性及无公害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开展上年结转和本年结余资源对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研究、开展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地方公顷研究,以及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渔业、圈养牧业均衡因子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氟的土壤健康质量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全国已经报道的地氟病发生率和土壤氟的相关资料,对我国氟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氟的土壤健康质量指标,包括我国土壤中全氟和水溶态氟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确定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