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7篇
  26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黄秋葵作为一种特种蔬菜,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黄秋葵以采收嫩果食用,故要求品种应具有很强的连续结果性能,单株结果数多,果实发育快。笔者于1992年围绕上述目标对搜集的黄秋葵品种资源进行筛选,发现黄902在生长势、抗逆性、结果率和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只是群体中明显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裂叶短果型,另一种是大叶长果型,两者比较,以大叶长果型为优。以后逐代分离筛选,于1997年获得纯合的大叶长果选系,随即在生产上试种,表现优良,暂定名为黄丰1号。黄丰1号的主要特征为全株绿色,叶柄及主叶脉见光呈淡紫色,叶大,虽呈掌状五裂,但裂刻较…  相似文献   
352.
对11个小白菜品种冬春季育苗移栽后的生长、耐抽薹性及馅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油1号、春油2号、京绿7号始终未抽薹;四月 慢、五月慢和扬州青也具有较强的耐抽薹性;而寒笑、暑绿、京冠1号、苏州青、绿扬青极易抽薹,均不宜作冬春季大棵菜栽培。四月慢、春油1号和 早春采收的京绿7号较适馅用,春油1号和京绿7号适宜初冬种植,早春收获;四月慢适于冬末种植。最适宜馅用小白菜原料的单株质量200 g左右,叶 片和叶柄的鲜质量比约为 4∶10。  相似文献   
353.
马伟  孙志勇  刘阳  徐强  杨小丽  陈思怡  李培富 《种子》2023,(7):31-35+49
为挖掘与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SNP标记分析方法对139份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共定位到3个与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关联到32个基因,包括1个已克隆基因和31个未克隆基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54.
为建立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 ToBRFV)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针对ToBRFV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基因序列设计了4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构建了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样品的检测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番茄花叶病毒、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番茄黑环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和凤果花叶病毒等9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建立的标准曲线的R2为0.999,扩增效率为102.096%,检测灵敏度为10 fg/μL,与EPPO PM 7/146(1)推荐的CaTa28、CSP1325方法相当,是常规RT-PCR的100倍;采用该方法成功从60份番茄和辣椒叶片、种子样品中检出10份阳性样品。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样品中ToBRFV的快速精准检测。  相似文献   
355.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禽类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与水稻单作相比,稻田综合种养降低了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了减氮节肥效果,但氮肥减施对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2009—2021年间发表的以水稻单作为对照,以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为处理的111篇相关文献;将综合种养模式分为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共4类,应用整合分析方法评估了氮肥减施对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前提下不同综合种养模式的合理减氮范围。结果表明,在0~150和150~180 kg/hm2施氮(N)区间,甲壳类、鱼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分别比水稻单作提高1.15%~19.00%、1.45%~27.00%和3.47%~10.59%,其中,甲壳类和鱼类综合种养模式会降低水稻有效穗数,而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水稻产量。相比于水稻单作,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减氮范围的上限分别是26.24%、21.64%、14.04%和41.94%时,可确保水稻产量不低于7.5 t/hm2...  相似文献   
356.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稻田综合种养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高效生态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在国家的助力下迅速发展,但目前综合种养技术相对粗放,各地区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尤其是在稻渔(禽)共生模式下水产(禽)动物的规格和放养密度方面缺乏相关的标准,这严重制约了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提档升级与提质增效。本文阐述了目前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稻渔(禽)共生模式下不同水产(禽)动物放养密度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今后稻渔(禽)共生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稻渔(禽)共生模式的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7.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应用模式对盐碱土水盐调控及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桶栽模拟试验,生物炭以2种物理状态(粉状和杆状)、3个添加量(1%,3%和5%质量百分比)分别作为覆盖和添加物,以不添加生物炭的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干播湿出”条件下,FF(粉状覆盖)、GF(杆状覆盖)处理小麦出苗率分别为对照(CK)的7.33~9.00,3.00~3.33倍;FH(粉状混合)、GH(杆状混合)处理的出苗率较CK分别提高66.67%~166.67%,33.00%~367.00%。FF、GF处理的株高大幅提高,较CK分别提高21.52%~34.55%,24.54%~40.48%;FH、GH处理的株高小幅提高,较CK分别提高-1.35%~12.22%,3.76%~8.59%。不同应用模式的灌后含水率差异明显,FF处理的表层土壤较CK提高0.31%~15.58%;而GF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率较CK下降0.40%~7.65%;FH、GH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7.33%~18.61%,1.33%~18.38%;蒸发后FF、GF处理的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4.34%~45.38%,27.08%~53.22...  相似文献   
358.
蛋白质是稻米胚乳中仅次于淀粉的第二大贮藏物质,蛋白质含量、组分、形态以及分布特征对稻米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胚乳蛋白质与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胚乳蛋白质在稻米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和稻米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9.
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是抗氧化代谢物,对于植物抵抗光氧化胁迫有重要作用。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同时赋予叶片、花朵和果实丰富多彩的色泽,果实富含的色泽代谢物对人体健康有益。本文总结了光信号对植物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影响,重点归纳了参与光信号途径的重要转录因子对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合成基因的调控机制,明晰了转录调控在光信号调控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合成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探索光调控果实品质的有效途径和靶基因,为利用基因工程和环境调控增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积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