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4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徐春光 《山东农机化》2011,(5):22-22,28
"这台机子好,马力大,作业速度快,能掰穗、秸秆还田,还能给玉米棒剥皮,经过我自己革新加装了玉米皮粉碎还田装置,功能就更齐全了,这种多功能玉米联合收割机已经成为农户争用的新宠"。8月23日,在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岳沟社区春玉米机收现场,农机手鹿汝春抚摸着这台"宝贝"直乐得合不拢嘴。今年46岁的鹿汝春是一  相似文献   
92.
深秋的长山列岛,苍莽逶迤,云蒸霞蔚,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油画。这是一个容易被喧嚣都市遗忘的地方。这是一个由32个岛屿组成的山东省惟一的海岛县,管理好分布在其中有人居住的10个岛屿上的近600台农机—这,就是陈维一的工作。30年来,陈维一扎根小岛、守望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与这位平凡的海岛农机管理员面对面,零  相似文献   
93.
徐春光 《当代农机》2011,(10):44-45
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即某方面的高手,后来这个称呼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接受和喜爱,成为流行用语。——题解"这台机子好,功率大,作业速度快,能掰穗、秸秆还田,还能给玉米棒剥皮,经过我自己革新加装了玉米皮粉碎  相似文献   
9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地区山羊病料中分离出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学等方法初步鉴定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参照已知山羊支原体ADI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析得到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的大小为316 bp的条带,最终确定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相似文献   
95.
96.
徐春光 《当代农机》2013,(10):20-22
山东省诸城市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破解花生联合收获这个曾一度制约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提升的难题,给经济作物机械化装上"引擎",使其走上了发展"快车道",成为继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发展之后的最大"亮点"。如何才能破解制约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的  相似文献   
97.
本试验无菌采取内蒙古地区某发病羊场的绵羊病变肺脏组织,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后获得1株支原体,根据分离株的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及生化试验等,初步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然后提取分离株的基因组,用通用引物体外扩增出分离株16S rRNA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33种支原体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的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鉴定该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98.
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主要创汇农产品之一,其市场价格高于水稻、小麦、大豆和油菜等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多年来花生的机械化收获一直是制约我国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大难题。随着其他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收获程度的不断提高,花生这一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联合收获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不少玉米产区机械化收获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山东省诸城市已率先实现了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目前,该市玉米免耕播种机械保有量达2700多台,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达1750台,玉米机械化直播实现了全覆  相似文献   
100.
麦客,原意是指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农业实现机械化后,每年都有大量收割机走南闯北收割小麦,亦称跨区机收,他们因和麦客有相似之处,也被称为麦客。诸城市贾悦镇徐宋社区的马建祥一家是典型的"麦客世家",祖孙三代都是麦客。第一代:"镰刀麦客"背影已远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麦收时节,爷爷马建祥就腰上别一把镰刀,背上铺盖和干粮袋,远走他乡为别人收割麦子,是远近闻名的"镰刀麦客"。忆起当年,马建祥感慨万千,"那时候,辛辛苦苦干一天,能挣上10元钱就很知足了。从早干到晚,浑身褪层皮,第二天还得接着干。"80年代中期,老马看到农忙时机械割麦有市场,于是花1500元买了台小四轮拖拉机,又花800元买了村里首台小麦割晒机,为四邻八乡割麦赚钱。那时机械少,割1亩地能赚到7元钱。1991年,老马家盖起了3间砖瓦房,其中70%的花费都是马建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