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覆膜和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土壤温度、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可提高土壤温度,其中白膜覆盖垄高25 cm栽培对地温的提升较黑膜快,有利于提早出苗。马铃薯商品薯率、产量均在白膜垄高25 cm时最高;优化氮、钾肥用量配比,能有效提高农艺性状及产量。在氮肥充足的情况下,适量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及产量,氮、钾肥用量为13 kg/667 m~2、37.5 kg/667 m~2时,综合经济性状和商品性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2.
日本魁蒿由于用途广,使其种子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通过引种制种返销出口,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山东枣庄引种日本魁蒿,通过栽培试验摸索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栽植密度为9990株/hm^2,施肥量为900kg/hm^2时,可获得最大的种子产量。从经济效益角度讲,采用9990株/hm^2的留苗密度和750kg/hm^2的施肥用量,可获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两种硝化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了两种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在4种典型农田土壤(水稻土、潮土、黑土、红壤)中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期内土壤pH和NH4+-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O3--N和表观硝化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单施尿素处理(U)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显著增加了土壤NH4+-N含量,降低了NO3--N含量,表观硝化率表现为UU+DMPPU+DCD。在水稻土和潮土中,单施尿素处理的硝化过程到第14天时基本完成,添加硝化抑制剂使硝化过程延长了至少28天。在黑土和红壤中,尤其是在红壤中,硝化过程相对缓慢,施用抑制剂虽然降低了土壤的表观硝化率,但降低的程度低于水稻土和潮土。总之,在推荐用量下10%DCD的硝化抑制效果优于1%DMPP,且这两种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抑制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金华地区规模种植的生育期短、抗性好、稳产高产的早稻品种.[方法]采用直播栽培模式,进行不同早稻品种的对比试验,了解不同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结果]金早09生育期适中,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足,但结实率偏低;中早39产量高,但生育期偏长,应适期早播或机插栽培以提高产量;中组143全生育期最短,有...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与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00份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利用荧光PCR方法鉴定,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出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4%;耐药性分析表明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超过70%,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哌酮敏感性大于90%。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与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20份奶牛鼻拭子,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培养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6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率1.88%,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防控及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