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2002年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引进的4大草种37个品种的适应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其评诂结果与草种、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关联度分析法在冷季型草坪草种上的综合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品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玉鹏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2-13,3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以筛选出适宜沧州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中北410、北青贮1号、金岭44、金岭14和金岭80综合性状优良,表现高产和优质,适宜在沦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3.
沧州市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沧州市苜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沧州市苜蓿产业发展中潜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引导、培育市场,建基地、创名牌、促加工,促进苜蓿的就地转化,积极建立苜蓿产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功能等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4.
渤海湾港城盐碱原土的快速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淡水洗盐、有机质增效和提高渗透性方法,对港城原土进行了快速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淡水洗盐均可将不同含盐量土壤的盐分洗至正常水平(0.2%)以下,加水量(Y)与土壤含盐量(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455 2+0.597 0X(R^2=0.934 5);添加玉米秸秆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提高;添加玉米秸秆和珍珠岩可提高土壤渗透性,添加比例以5%为宜。  相似文献   
35.
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偏高是制约玉米机收籽粒的关键因素。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有利于玉米籽粒脱水,但田间站秆时间过长对玉米产量等性状均有较大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后田间站秆4周时间的籽粒含水率、籽粒平均脱水速率、百粒干重、倒伏倒折性、穗腐病以及掉穗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生理成熟期各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普遍较高,成熟后田间站秆2周后,除郑单958和东单913外,其他玉米籽粒含水率均降至28%以下,其中粒收1号后期脱水速率最快,超过0.5%/d;百粒重成熟后2周时间内变化不显著,但超过2周,百粒重则显著下降;玉米倒伏倒折率表现为站秆2周变化不明显,2周后显著提高;穗腐病表现为随着站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趋势,可能与成熟后期雨水较多有关;除东单913和广德5号外,其余玉米掉穗率表现为站秆2周无显著变化,2周后则表现为显著增加的趋势;产量损失表现出与掉穗率一致的趋势,站秆2周无显著变化,2周后产量损失率显著增加。综合分析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时间不宜超过2周,一般以7~12 d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6.
掺混型缓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不施肥(CK1)和施用等NPK养分化肥(CK2)为对照,研究了掺混型缓释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掺混型缓释肥可以明显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玉米收获时植株含氮量和含钾量明显增加,含磷量变化不大;有效提高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玉米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用3 000~6 000 mL/hm2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300 kg/hm2,小麦产量较清水拌种(300 kg/hm2)增加31.68%~33.76%,增产效果优于4 500 mL/hm2噻虫·咪鲜胺拌种300 kg/hm2,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较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以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不同苜蓿品种自交结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苜蓿品种、3种自交方式、2种授粉方式处理的苜蓿自交结实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苜蓿自交结实率各不相同,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单荚螺旋敬和种子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种自交方式的自交结实率按照单花自交一同花序自交一同植株自交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但同花序自交与同植株自交的差异不显著,而均与单花自交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人工授粉与天然授粉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的自交结实率.但人工授粉对单花自交的结实率提高不显著,主要提高同花序自交和同植株自交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39.
春播青贮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河北省沧州市生态类型区春播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通过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露地等行(CK)3种种植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种植模式对玉米抗倒伏性、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提高抗倒伏力4.85~7.60N、2.88~3.92N;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增加株高9.31%~9.90%、9.19%~9.71%,增加茎粗2.38%~8.54%、1.19%~4.27%;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增加产量17.69%~20.27%、9.83%~14.46%,产值效益分别增加2 250~2 450元/hm~2、1 450~2600元/hm~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覆膜宽窄行种植模式可有效提高青贮玉米的抗倒伏性、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在沧州生态类型区春播青贮玉米生产上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