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EV P4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条探针,于5'-端标记FAM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核酸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镜鲤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 HE染色观察发现,患病镜鲤的鳃丝肿胀、充血,鳃丝间有脱落堆积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肝脏细胞深染萎缩,胆小管出血,脾脏组织出现明显间隙并伴有出血,肾脏组织充血明显,肾小管有明显闭合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患病鱼的鳃和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CEV P4a蛋白,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EV核酸大量存在于鳃组织中,在心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有少量阳性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鳃组织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组织(P<0.01)。【结论】 感染CEV后,镜鲤内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鳃,说明鳃是CEV增殖的最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52.
为摸清淡水鱼类最主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兽药——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的获得与消失速率,提供科学使用该药的数据支撑,测定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压力下,3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3株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速率和消失速率。结果表明,菌株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下,4~5d其耐药浓度升高1.6~2.5倍。同时,菌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浓度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可迅速上升15.9~40倍,但其消失较慢,28d的消失速率为1.58~2.54。因此,在使用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性疾病时,连用时间不宜超过4d,再次使用的间隔不少于28d。  相似文献   
53.
北京怀柔某养殖场的大鳞大麻哈鱼发生一种慢性,但累计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病,为研究大鳞大麻哈鱼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本试验根据病鱼临床症状观察判断疑似感染鲑肾杆菌.试验对病鱼肾脏组织进行印片染色观察细菌形态特征,抽提病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扩增16S rDNA和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并运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病鱼肾脏组织印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采用病鱼肝脏、肾脏组织扩增的16S rDNA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鲑肾杆菌聚为一支;通过PCR扩增出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DNA片段,测序结果与鲑肾杆菌标准株ATCC 33209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病鱼感染鲑肾杆菌并引发细菌性肾病(BKD).这是中国首次在养殖鱼体内检出鲑肾杆菌.  相似文献   
54.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达50.00%以上,化学药物仍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措施,药物滥用现象普遍。鱼类病原菌至少耐受一种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加强鱼类病原菌耐药性调查研究及抗菌药物药物学、药效学和在鱼类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对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现状、检测方法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耐药性的机制、来源和扩散进行了归纳,以期进而规范养殖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5.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一种重要的冷水鱼病毒病.如何识别鲑鳟鱼患上这种疾病呢?首先看症状,病鱼出现眼球突出和拖假便是该病的典型特征.感染病毒的鱼体表变黑,鳃苍白,有腹水,腹部肿胀,突眼,体表和体内出血.看水温,水温8~15℃时,大多数鱼苗能够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看鱼的规格.幼鱼更易感IHNV,年龄越小越易感染.  相似文献   
56.
鲟鱼属于冷水鱼类,喜低温,因其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北京并逐渐发展起来。鲟鱼最初进行人工养殖时,主要以河道流水养殖为主,水质较好,疾病发生较少。近些年,鲟鱼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流逐年减少,高温持续时间长,水质环境越来越差及种质退化等因素,使得鲟鱼养殖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时鲟鱼死亡率高达90%,给鲟鱼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其已成为当前鲟鱼养殖业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7.
藻类是生活在水中,无胚、形体结构简单 繁殖方式以细胞分裂为主、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的叶状体孢子植物。水生藻类植物生态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营浮游生活的称为浮游藻类。淡水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是水域原始生产者,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结构的原因,长期以来浮游藻类对养殖生产的正面作用受到我们的重视,但是近几年的深  相似文献   
58.
2016年8月,河北省涞源县一家鲟鱼养殖场突发疾病,且出现大量死亡。为确定病原,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28℃培养后,上述三个组织中均分离获得大量形态一致菌落。肝、肾和脾分离的病原菌分别编号为LY160816L、LY160816K、LY160816S,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结果为海豚链球菌。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导致该场鲟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因是感染了海豚链球菌。  相似文献   
59.
用两种方法分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投喂两种复方中药制剂(复方2号、复方4号)1周和2周,采用MTT法和中性红法测定用药前后草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巨噬细胞吞噬活性。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测定两种中药制剂对烂鳃病病原菌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 calumnaris感染的保护性,同时测定用药前后感染状态下上述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使用两种复方中药制剂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两种复方中药制剂对草鱼的保护率分别为50%、14.6%;感染状态下用药组两种细胞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0.01)。  相似文献   
60.
L-肉毒碱对鲤异味、生长、身体组成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初体重25.74-33.53g的正常健康鲤,经α-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meol,MIB)人工染味后,用含L-肉毒碱分别为0、50、100、150、200、250mg/kg的配合饲料投喂60d。结果表明:用添加了L-肉毒碱的饲料投喂鲤,可以明显去除人工染味鲤体内的异味,使之达到人的味觉能接受的程度;鲤摄食含L-肉毒碱100mg/kg的饲料后,可显著促进其生长;摄食添加L-肉毒碱饲料的鲤,其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高,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低,说明L-肉毒碱可减缓MIB对鲤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