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CPT-I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T-ImRNA的表达对研究奶牛肝脏脂肪酸氧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CPT-I在肝脏中脂肪酸从细胞浆转移到线粒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应用双标准曲线方法,建立了CPT-I基因的相对荧光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PT-I基因具有较好的效果,为肝细胞CPT-I基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选择10头患铜缺乏症泌乳奶牛,每头牛内服硫酸铜4 g.d-1,每周1次,连续服用2周,测定补铜前后奶牛血浆Cu、SOD、BUN、Glu、TP、T-AOC、MDA含量。结果显示:试验奶牛补铜后,血浆BUN、TP、SOD水平略高于补铜前(P0.05),血浆Glu、Cu、T-AOC水平明显高于补铜前(P0.05或P0.01),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补铜前(P0.01)。结论:补铜能有效的改善铜缺乏奶牛机体能量代谢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脂肪肝是围产期奶牛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50%产后奶牛受其影响。产后奶牛生产力降低、繁殖性能低下、免疫功能减弱、肝功能衰竭和过早死亡都与脂肪肝有关。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是一种对生物样本蛋白质研究的新型高敏感性蛋白质组学方法,文章旨在探讨脂肪肝奶牛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于黑龙江某集约化养牛场选择产后7-28d,1-2胎次荷斯坦奶牛40头。清晨空腹尾静脉采血10mL,应用肝素抗凝(150U)迅速离心(3 000 r/min,5 min)分离血浆,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依据血浆甘油三酯(TG>0.20 mmol·L-1), 血浆β-羟丁酸(BHBA>1.2mmol·L-1)浓度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试验组(T)20头和健康对照组(C)20头。应用SELDI-TOF-MS技术测得血浆蛋白质谱,利用Ciphergen Protein Chip Software (Version 3.1.1)对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样品中得到的峰图进行分析,得到原始数据。将两组之间的数据峰值做wilcoxon sum rank test统计检验,用计算出的P值判断峰在两组中是否有显著差异。以0.01作为P值的阈值,筛选出P值小于0.01的差异峰。在得到的差异峰中,将差异峰的m/z值与Swissport蛋白数据库中多肽的理论荷质比 (mass to charge ratio,m/z)进行比较,找到最相似的蛋白作为差异峰可能检测蛋白的预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浆蛋白质谱存在39个差异峰,在得到的39个差异峰中,将差异峰的m/z值与Swissport蛋白数据库中多肽的理论荷质比值进行比较,最终获得26个可预测的差异峰,预测蛋白11种。结果显示,相对于C组,11种预测蛋白在T组中均表达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Network,GO,Pathway)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对获得的11种蛋白进行牛类基因网络搜索,得到Networks分析结果图。在数据库中搜索到了试验结果中的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和纤维蛋白原α链(fibrinogen alpha chain, FGA)两种差异蛋白,并得到其相关的Networks分析结果。应用Cytoscape软件中BinGO插件对11种蛋白进行GO分析,并得到GO分析结果。对这些蛋白质经软件搜库得到已经注释的差异蛋白有9种,分别为FGA、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plasma protease c1 inhibitor, SERPING1 or C1INH)、血清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海帕西啶(hepcidin, HAMP)、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 or SPP1)、 甲状腺素运转蛋白(transthyretin, TTR)、胱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c, CysC or CST)、神经分泌血管生长因子蛋白(neurosecretory protein, VGF)。应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pathway数据库搜索。搜索结果显示只有6种蛋白质可在数据库中搜到,分别是FGA、SERPING1、APO-CⅢ、APP、CysC、SPP1。并得到其相关的Pathwa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可能是与奶牛脂肪肝发病机制相关的物质。【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有效的分离了健康牛与患病牛之间的血浆差异表达蛋白,均在肝脏代谢或脂肪肝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探究奶牛脂肪肝发病机理及其对机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差异蛋白对奶牛脂肪肝的发病机理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试验旨在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检测试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在黑龙江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SCK)和健康组(C)奶牛共60头,根据试验牛产后50 d内发情状况,将SCK组再分为发情组(SCKE,16头)和乏情组(SCKA,14头),C组也同样分为发情组(CE,25头)和乏情组(CA,5头)。所有试验牛在产后50 d通过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卵泡发育状况,记录繁殖性能数据,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发情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发情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推迟约10 d(P<0.05);产后50 d卵泡直径差异极显著(差值约4 mm)(P<0.01)。亚临床酮病乏情奶牛子宫复旧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发情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而泌乳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2)、孕酮(P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奶牛患亚临床酮病而导致能量代谢指标异常是引起奶牛乏情、产后卵泡发育受阻和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35.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型中药组方加减补中益气汤的安全性,进行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和最大耐受量试验。在测定LD_(50)试验中将40只小鼠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4组,中药组每日灌服等量的对应浓度的中药,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纯化水,连续7 d,测定LD_(50)。在最大耐受量试验中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每日3次灌服高浓度药液,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纯化水,连续7 d。记录小鼠行为变化,计算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脏器指数,并观察小鼠脏器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在LD_(50)试验中,灌服各浓度中药均未导致小鼠死亡。在最大耐受量试验中,灌胃后两组小鼠行为、精神状态、采食量等无明显差异;解剖未见各脏器病变,小鼠心脏指数、肺脏指数及肾脏指数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脾脏指数差异显著(P0.05);病理切片显示两组小鼠各脏器结构均正常,无明显病变;小鼠对加减补中益气汤耐受量为2.4 g,为成人日常用量的240倍。说明该组方在日常服用剂量内对小鼠安全无毒,但在临床中若以极高剂量使用时应注意对肝脏、脾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研究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生长期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月龄体重在407.22kg±21.36kg的西门塔尔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饲喂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矿物质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试验2组高于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第20、30、40、50、60天时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含量在第20天时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0天时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IgG)的浓度在第20、30天时,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0、50、60天时,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肉牛的体重,提高肉牛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且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的作用效果要优于γ-氨基丁酸(GABA)。  相似文献   
37.
围产期是奶牛的重要生理阶段,也是奶牛疾病的高发时期。一直以来,奶牛围产期疾病都被各国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围产期奶牛疾病,特别是泌乳初期奶牛疾病的病因学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奶牛围产期钙磷代谢紊乱是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研究者认为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特别是在低钙血症时,引起奶牛瘤胃收缩无力,导致采食量下降,引起能量负平衡及瘤胃积食,皱胃变位;低血钙引  相似文献   
38.
神经肽Y对犊牛肝细胞PEPCKmRNA丰度及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单层培养36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50、100、200、500、1 000 ng/L的羊体外合成神经肤Y(Neuropeptide Y,NPY),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孔),再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和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NPY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EPC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PY显著促进肝细胞PEPCK mRNA表达,增强了PEPCK活性.  相似文献   
39.
道路交点设站测定中桩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学瑶  徐闯 《森林工程》1999,15(4):40-41
本文介绍了施工放样过程中.在交点安置仪器测定曲线中桩点位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测定步骤及计算实例。特别对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定线.即能提高放样精度。又能加快放样的速度.是只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随机选取产后1015 d,年龄、胎次相近,年产奶量大于6吨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根据基础日粮精料中每头每天添加200 g、300g、400g和0 g过瘤胃葡萄糖分为Ⅰ、Ⅱ、Ⅲ组和Ⅳ组(对照组),连续饲喂20 d。通过对试验奶牛在饲喂前1 d、饲喂后10d和20d的血液代谢产物(葡萄糖、β-羟丁酸)和激素(胰岛素、瘦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Ⅲ组血浆β-羟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瘦素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过瘤胃葡萄糖能有效的提高奶牛泌乳量和升高血糖水平,降低酮体水平,改善能量负平衡,以200 g和300 g过瘤胃葡萄糖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