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肥种类(180 kg·hm-2速效氮、150和180 kg·hm-2缓释氮)、施肥时期(1次施入和2次施入)和氮缓释比例(20%,30%和40%)对不同生长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青贮玉米高产的氮肥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拔节与成熟期青贮玉米的株高和茎粗,以缓释氮复合肥施入量150 kg·hm-2,缓释成分为20%(ⅠC)的处理最好;速效氮和缓释氮对青贮玉米茎叶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缓释比例30%的复合肥(150 kg·hm-2,ⅠB)产量最高,鲜草产量达到10.468×104 kg·hm-2,干草产量为2.4487×104 kg·hm-2。ⅠB处理与同缓释比例施入180 kg·hm-2的处理相比,干重增产显著,鲜重产量无显著差异。缓释氮处理的氮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高于速效肥;速效氮分次施入比一次施入的氮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高;总之,适度的氮缓释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并提高其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2.
在广东东莞市沙田镇西太隆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为解决疏浚污染底泥的后续处理问题,对西太隆河上游、中下游河流交汇处、下游底泥的基本特性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改良为绿化种植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西太隆河底泥的pH值范围在pH 6.45~7.35,渗透率范围在2.17×10-4~8.9×10-4cm/s,土壤质地为粉壤土,上述指标均符合CJ/T 340—2016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该河道底泥养分含量充足但空间异质性较大,靠近下游的底泥养分含量远高于上游河段。靠近河道下游区域受到周围工厂的影响,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Ni、Cu元素超标严重,未达到种植土的重金属含量最低标准。综合分析上游的河道底泥特性更符合CJ/T 340—2016标准,可通过改良用作绿化种植土,对城市水体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刈割是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连年打草导致草地养分不断输出,植物生长受到氮磷养分的共同限制。碳、氮、磷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关注的重点,然而,草甸草原不同功能群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磷养分输入的响应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打草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添加对土壤和植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C含量,对豆科和菊科植物C含量影响较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各功能群植物N含量并降低了其C∶N,磷添加显著增加各功能群植物P含量并降低其C∶P。氮添加降低了菊科植物P含量,禾本科和豆科植物P含量不受氮添加的调控。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各功能群植物N∶P,禾本科植物的响应更敏感,在低氮(N1)处理下即可表现出磷限制。豆科植物在对照处理下的N∶P大于16,生长受到磷限制。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各功能群植物N∶P,使得禾本科植物生长氮限制加剧,而豆科植物生长由磷限制转为氮限制。各功能群植物的C∶P和N∶P均与土壤全磷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生长受到氮磷养分的共同限制,建议在打草场养分管理中,氮...  相似文献   
54.
不同倍性新麦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二倍体新麦草相比,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新麦草的种苗生活力强,种子营养成分含量高,对低温、干旱等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染色体加倍选育出的四倍体新麦草种子与正常的二倍体种子的萌发指标,幼苗芽长、根长、芽根比,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四倍体新麦草种子在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等方面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种子(p<0.01);染色体加倍能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但对幼苗芽的促进作用更强;与二倍体新麦草种子相比,四倍体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糖代谢速度快,更多的可溶性糖能给幼苗生长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55.
采用微波炉加热干燥法测定紫花苜蓿含水量的结果表明.其与烘箱法测定值符合性好,具有精确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另外,用微波炉法与烘箱法测定值间的回归方程进行苜蓿含水量的预测,不如直接用微波炉测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56.
草地土壤微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指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围封、刈割、放牧和开垦4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了解草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分别降低了41.45%和45.0...  相似文献   
57.
杨超  李宛姝  黄丹  戎郁萍 《草地学报》2016,24(2):251-257
以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草木樨种子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温度和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随着草木樨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发芽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含水量为10%,贮藏温度为4℃的草木樨种子发芽率最高,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发芽率降为0;随着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含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与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相关(P < 0.01)。综合各项活力指标,草木樨种子的最适宜贮藏温度为4℃,最适宜含水量为10%。  相似文献   
58.
不同草地恢复方式对新麦草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草地补播、草地施肥、草地重耙以及草地施肥结合地重耙等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对退化新草草地土壤和植被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工草地恢复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效果不同,补播适合于重度退化的新麦草草地,施氮肥、重耙和施氮+重耙适合轻度退化的草地。  相似文献   
59.
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是裸燕麦Avena sative 的起源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目前我国已经编入目录的燕麦种质资源共计2 978份其中裸燕麦1 699份,皮燕麦1 278份,野燕麦1份,还有1400佘份资源未编入目录.在已编入目录的燕麦种质资源中.已有1 142份被我国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长期库保存,504份被我国地方的一些研究单位中期库保存.对已收录的2 977份燕麦种质资源的评价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插对燕麦农艺学性状、抗性、籽实品质性状和遗传学性状的评价,这些信息可为今后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燕麦育种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0.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二倍体豆科优良牧草,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于温带和寒温带。通过对扁蓿豆在表型、染色体、蛋白质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表明扁蓿豆是很具潜力的牧草植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根据国内的扁蓿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