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才竞争的加剧,我国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如果职业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直接导致职业倦怠。一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华南矿区与非矿区土壤酸化特征及铝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华南矿区和非矿区土壤样品的酸化特征及铝形态进行对比分析,为华南地区土壤酸化研究及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地区31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交换性酸、黏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通过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铝形态,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矿区和非矿区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结果】矿区土壤的交换性氢(Ex-H)(2.75 cmol·kg~(-1))显著高于非矿区土壤(0.97 cmol·kg~(-1));矿区土壤的pH(H_2O)(3.44)、CEC(b=6.43 cmol·kg~(-1))、黏粒(w=13.05%)、弱有机结合态铝(Al Orw)(b=3.44 mmol·kg~(-1))和有机结合态铝(Al Or)(b=12.96 mmol·kg~(-1))的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非矿区土壤(4.39,12.70 cmol·kg–1,28.64%,8.32和41.46 mmol·kg–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和非矿区土壤的交换态铝(Al Ex)与pH(H_2O)均呈显著负相关(r=-0.577**和-0.671**);矿区和非矿区土壤Al Ex与交换性酸总量(r=0.927**和0.662**)、交换性氢(r=0.976**和0.555*)及交换性铝(r=0.870**和0.632**)分别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和非矿区土壤的综合酸化特征差异显著,按pH3.50、3.50≤pH4.50、4.50≤pH5.50和pH≥5.50划分的土壤综合特征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矿区土壤的酸性更强,有机结合态铝含量较低,而非矿区土壤具有较高的pH(H_2O)、CEC和黏粒含量,矿区和非矿区土壤酸化特征不同,且不同pH梯度土壤的酸化特征也不同。因此,在矿区土壤酸化改良中,pH和有机质的提升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3.
运用基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沟通理性-决策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理性逻辑框架,确定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战略目标,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策略,并通过理性分析和实践总结,为特殊区划与独特地理格局地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资源本底分析、政策优势梳理,确定“一屏两地一区”战略定位,构建“江河生态筑底、城镇组群引领、分区特色发展”的开发保护格局,为州域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蚯蚓添加对华南地区赤红壤酸化特征和铝(Al)形态的影响,为华南赤红壤的酸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赤红壤培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 40 d后测定蚓粪和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通过连续浸提法测定土壤各铝形态含量,包括交换态铝(Al_(Ex))、弱有机结合态铝(Al_(Orw))、有机结合态铝(Al_(Or))、无定形态铝(Al_(Amo))、氧化铁结合态铝(Al_(Oxi))、非晶态铝硅酸盐和三水铝石(Al_(Aag));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处理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试验以未添加蚯蚓的土壤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蚓粪的pH提高了1.27,全氮、CEC、Al_(Or)以及交换性K、Na、Ca含量分别提高了62.16%、38.22%、355.70%、151.38%、65.38%和51.90%;蚓粪和土壤Al_(Ex)含量分别降低了50.95%和53.14%。蚓粪的pH、CEC、Al_(Or)含量和交换性K、Na、Ca含量显著高于未吞食土壤。【结论】蚯蚓可提升土壤pH和土壤Al_(Or)的含量,促进交换性Ca、Mg的释放,降低土壤Al Ex含量。  相似文献   
55.
56.
10月7日,2012荷兰世园会(Floriade 2012)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正如组委会颁奖词中所说的:"‘中国园’以其堪称完美的设计和无懈可击的各个展览细节"荣获本届世园会的最高奖项——绿色城市奖,这是历年来中国参加世园会所获得的最高奖。我有幸全程参与了从开始设计到展览闭幕的所有过程,既自豪,又感慨。传统的文化理念规划"中国园"中国园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  相似文献   
57.
不同比例蚓粪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和20%)施用于赤红壤旱地土壤,进行为期30d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蚓粪施用对各处理土壤的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蚓粪添加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的微生物碳和氮的含量,同时降低微生物量碳氮比(P0.05)。5%的蚓粪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呼吸速率和代谢熵,同时5%,10%和20%蚓粪处理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脲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分别与溶解性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和5%的蚓粪处理相比,10%和20%蚓粪处理综合生物学特征差异显著(P0.05),但10%和20%蚓粪处理间差异不大(P0.05)。在实际农田管理中,蚓粪的施入量应控制在10%以内。将蚯蚓堆制技术引入禽畜粪便处理,生产无害、高品质的有机肥-蚓粪,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循环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3个不同年龄阶段(4,7a和11a)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持水量和渗透性能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11a生(52.86t/hm^2)〉7a生(41.90t/hm^2)〉4a生(25.78t/hm^2),其趋势是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林地土壤(0~40cm)持水量和渗透性能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4,7a和11a林分的总持水量即地上部分与林地土壤的持水总量分别为2048.8,2200.3,2313.3t/hm^2,林分水源涵养总价值分别为1372.70,1474.42元/hm^2和1549.91元/hm^2。因此,马占相思人工林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源涵养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产业转移是目前国内的热门话题,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全球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但转移是优劣并存的,花卉业也不例外。我认为中国花卉业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参与国际大循环,并能占有一定份额。  相似文献   
60.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了广东大宝山地区酸性金属矿长期污染水稻田的土壤特性,研究了重金属Cu、Pb、Zn、Cd的全量与DTPA浸提态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Pb外,Cu、Zn和Cd的全量不同程度超标,而4种重金属的DTPA浸提态含量均较高,Pb和Cu的DTPA浸提率高于Zn和Cd。金属全量及其DTPA浸提量之间极显著相关。土壤酸性和有机质对金属Pb、Zn、Cd的DTPA浸出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与Cu的浸出率相关不显著。DTPA态金属可以作为测定该类水稻土壤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简便指标。金属的全量、种类,土壤pH、有机质等属性,以及农业耕作等因素影响金属的DTPA态含量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