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研究贵州香猪7 ~25 kg生长阶段的氨基酸沉积规律,本试验选取60 ~ 75日龄的贵州香猪34头(公母各占1/2),采用扣除蛋白质等消化能(protein-free equalized digestible energy,DEpf)饲粮设计,通过比较屠宰试验,旨在建立贵州香猪在此生长阶段的氨基酸需要量模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2.
曹娟  戴燚  金深逊 《饲料广角》2011,(11):24-25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禽存栏稳定增加,出栏持续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3.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种植经济效益高,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在现代智能温室内开展草莓无土栽培种植,不仅能克服土传病害、解决连作障碍问题,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草莓的商品率.本文主要对智能温室内草莓的无土栽培关键技术进行论述,以期为草莓设施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4.
戴燚  赵德刚 《种子》2018,(3):1-6,11
为深入研究抗草甘膦水稻突变体osgr-1中编码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EPSPS的结构与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EPSPS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对其编码产物功能进行预测。对克隆的EPSP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osgr-1突变体EPSPS基因中CDS序列发生了3个位点的突变,分别为第226位核苷酸残基C变为G,引起编码蛋白226位脯氨酸(Pro)变成丙氨酸(Ala);第301位核苷酸残基G变为T,导致编码产物311位丙氨酸(Ala)变为丝氨酸(Ser);第311位核苷酸残基A变为C,导致编码蛋白中多少位的谷氨酸(Glu)变为丙氨酸(Ala)。该突变基因编码蛋白含511个aa,Mr为53,823kDa,分子式为C2373H3867N659O721S23,等电点为8.33,为疏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上且不存在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中β-转角、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31.6%、17.7%和0.7%;三级结构呈单聚体,由2个亚基组成,有4个氯离子、3个镁离子、1个磷酸根离子的结合位点和2个结构域。  相似文献   
25.
旨在为薏苡科学施肥及高产潜力挖掘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薏苡品系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进行大田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NPK)元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结果表明,4个薏苡品系的全株总生物量干重在20.5~24.7 t/hm2,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干重在18.4~22.6 t/hm2之间,但是籽粒产量相对偏低,产量为1969.2~3109.1 kg/hm2。从薏苡抽穗至籽粒成熟,整个植株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量均有增加;N元素在抽穗至扬花期主要分布在茎鞘和叶片,至完全成熟籽粒中N素积累及分配均高于其他部位,而PK元素则主要分配在茎鞘部位。薏苡植株总NPK的吸收量平均为183.93 kg/hm2、62.57 kg/hm2和320.56 kg/hm2,平均吸收比例为N: P: K=2.94: 1: 5.12。薏苡NPK元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相对偏低,每100 kg籽粒对NPK养分需求量分别为5.6~7.3 kg,1.7~2.4 kg,8.0~15.0 kg。4个薏苡品系整体物质累积能力强、生物量大,但籽粒对NPK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相对较低,高产潜力的挖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6.
戴燚  黄仁权  高永  何安会  苏跃 《种子》2023,(3):107-111+119
为探究农用植物酵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粱种子的缓释作用,以两个高粱品种红缨子和红珍珠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农用植物酵素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高粱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两个高粱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20%时,红缨子和红珍珠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比ck分别降低了52.52%、14.44%、6.32和52.22%、15.55%、4.2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不同浓度农用植物酵素对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当浓度稀释为1 200倍时对两个高粱品种的萌发效果最好,红缨子和红珍珠的发芽率分别比ck增加了0.92%和5.56%,种子发霉率比ck分别降低了8.89%和7.63%。当添加稀释1 200倍的农用植物酵素处理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高粱种子,种子萌发抑制得到解除,对PEG-6000溶液浓度为20%胁迫条件下的种子解除效果最为显著,红缨子和红珍珠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6.67%和37.78%,发霉率分别降低了9.03%和10.78%。说明,稀释1 200倍的农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