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变异情况,从该猪场采集9份疑似感染PRRSV的猪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及分离毒株ORF5、ORF7基因扩增。结果显示,所测9个PRRSV中仅W9-2和W9-3等2株的ORF5、ORF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其他7个毒株(C1-3、C4-6、C7-9、C10-13、W7-2、W7-4和W10-1)的ORF5、ORF7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3%~99.2%和88.4%~1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8.3%~96.2%和87.9%~99.7%,表明规模化猪场至少存在8种毒株。基于ORF5和ORF7序列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C1-3、C4-6、C7-9和C10-13等4个毒株为来源于NADC30-like PRRSV与HP-PRRSV的重组毒株,而W7-2、W7-4、W9-2、W9-3和W10-1等5个毒株属于NADC30-like PRRSV。说明该规模化猪场存在多种PRSSV毒株,给该猪场防控PRRS带来严峻挑战,研究结果可为PRRS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了了解某规模化猪场母猪猪瘟病毒(CSFV)带毒及病原遗传变异情况,应用荧光定量PCR对117份分娩母猪的脐带血进行猪瘟病原检测,对阳性样品进行CSFV E2基因RT-PCR扩增,研究CSFV遗传变异特性。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瘟病原阳性率为7.69%(9/117),5株CSFVE2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0.0%~97.5%,与C株和HCLV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6%~96.7%、96.4%~97.5%;5株CSFV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8%~100%,与参考株之间同源性为83.5%~96.7%,与C株和HCLV株同源性均为95.5%~96.7%。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5株CSFV E2基因属于1.1亚群,与疫苗株HCLV亲缘性最近;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5株CSFV E2基因在位于抗原决定区内氨基酸发生较小程度的变异。表明该猪场通过胎盘屏障感染仔猪的猪瘟病毒可能来源疫苗株,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4.
为了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EDV和TGEV的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单项PCR最佳反应条件的摸索;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后建立PEDV和TGE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分析;同时采用单项RT-PCR和二重RT-PCR法检测临床样本,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建立了PEDV和TGE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经最佳退火温度摸索,二重RT-PCR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1℃;经特异性分析,二重RT-PCR法对PEDV和TGEV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二重RT-PCR法与单项RT-PCR法检出率基本吻合。说明试验建立的PEDV和TGE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5.
福建省新发猪圆环病毒3型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新发现的一种猪圆环病毒,该病毒可以引起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和全身多器官的炎症反应。为了解福建省PCV3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采集福建地区规模化猪场120份临床表现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组织样品,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PCV3检测。结果显示福建省猪场PCV3的感染率为12.5%。对福建省5株PCV3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PCV3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2%~99.6%,与国内PCV3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6%~100%,与美国分离株(PCV3-US/MO2015、PCV3-US/MN2016、PCV3-US/SD2016、PCV3 2164和PCV3 29160)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99.3%,而与PCV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3.8%~44.1%,与我国蝙蝠圆环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9.2%~51.1%。PCV3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福建省5株PCV3处于3大亚群,1株属于3a亚群,1株属于3b亚群,3株属于3c亚群。其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PCV3 Cap蛋白比较保守,仅存在个别位点的氨基酸突变。本研究为福建省PCV3的分子流行病学、疫苗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规模化猪场母猪衣原体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2005六年来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分2个阶段分别对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进行衣原体感染调查,调查的猪场均出现阳性,猪场阳性率达100%,1999-2001年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母猪血清129份,阳性率为48.1%。2003-2005三年来合计检测52个规模化猪场593份血清,总阳性率为34·4%。从长达6年的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衣原体感染比较严重,已经成为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予重视。对有繁殖障碍病史而血清阳性的母猪全场,采取四环素连续拌料2周可以很好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57.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检测了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 10 93份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2 6 7份 ,免疫合格率为 75 .5 %。哺乳仔猪检测 10 7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34份 ,免疫合格率为 6 8%。断奶仔猪检测 333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12 3份 ,免疫合格率为 6 2 %。育肥猪检测 34 0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94份 ,免疫合格率为 72 %。母猪检测 313份 ,猪瘟血清抗体水平≤ 1∶ 8的有 16份 ,免疫合格率为 95 %。所有猪群中断奶仔猪免疫合格率最低 ,与临床上断奶仔猪猪瘟发病率最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58.
闽西地区是福建省生猪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生猪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生猪年出栏量和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据不完全统计,闽西母猪总存栏数39.8万头,年产活仔猪数约660.7万头,以全程8%死亡率计算,每年因疫病死亡的生猪头数高达52.85万头,造成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生猪的持续、稳定供应。为了给疫病的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良好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平台,本文在掌握闽  相似文献   
59.
上杭某规模化猪场出现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发病,发病率高达50%。通过对送检的6头活体病猪剖检,采集病猪的病料组织进行实验室的PCR诊断及细菌分离,确诊该病例为猪瘟继发猪链球菌病。同时检测该猪场20份母猪血清和发病仔猪的猪瘟抗体和伪狂犬野毒抗体,结果母猪和仔猪的伪征犬野毒抗体都阴性,但母猪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只有70%,仔猪只...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