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对5起雏鸡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主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取病死鸡肝组织或卵黄为材料做细菌的分离,经对分离做纯培养的50株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表明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血清型为6型。从每起病例选择1个代表菌株对健康雏鸡做人工感染试验,明确了相应的病原学意义。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10株菌做敏感性测定,结果对供试的头孢哌酮等12种药物敏感或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等10种在不同菌株间存在耐药性差异,对青霉素G等15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52.
家兔的传染性鼻炎-化脓性胸膜肺炎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别单独引起或混合感染所致。笔者对一起发生典型传染性鼻炎-化脓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例进行了细菌检验,结果除分离到主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还分离到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53.
大肠杆菌新菌毛抗原的研究:Ⅱ.菌毛抗原蛋白特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4.
55.
56.
以分离于病(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L.)的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的代表菌株(T030817-1株),分别制备全菌(OK)及热处理(121℃作用1h)菌体(O)免疫原,强化免疫接种家兔制备相应抗血清,对10株格氏乳球菌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同源性检验。结果表明,供试10株菌均存在同种的表面K抗原和同种的菌体O抗原(血清同源),其中O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K抗原免疫原性及O凝集抑制阻断作用弱;以相应OK抗血清为第1抗体、标准的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2抗体,对10株格氏乳球菌的纯培养物及用代表菌株(T030817-1)人工感染病死牙鲆的肝组织进行了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了特异的荧光反应;同时,对从人工感染死亡牙鲆分离的6株纯培养菌以凝集试验进行了检验,亦显示特异凝集反应。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OMP、OmpT基因与血清型相关性,对6种血清型(O78、O38、O9、O91、O11、O157)的7株鸡源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外膜蛋白(OMP)和外膜蛋白酶T(OmpT)基因的研究.用N-十二烷酰肌氨酸法提取其外膜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对鸡源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外膜蛋白分型;用PCR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OmpT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7株大肠杆菌共有3个OMP型,其中,分离株5,32,9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2条带组成,为OMP-1型;分离株11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3条带组成,为OMP-2型;分离株14,7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1条带组成,为OMP-3型.这表明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可能属于不同的OMP型,而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却可具有相同的OMP型.PCR检测结果显示7株鸡源大肠杆菌均携带OmpT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比较发现其同源性为91.9%~100.0%,不同血清型菌株间的同源性为91.9%~98.0%.该试验证实了同一血清型分离株之间可发生遗传分化,而不同血清型分离株之间也可具有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性;不同血清型分离株间的OmpT基因的同源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习惯上称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是猪场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以严重腹泻、脱水或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猪往往生长停滞或死亡,对仔猪危害较大,已成为养猪业一个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疾病.因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变异较大,给本病的有效防控带来困难.本试验从冀东地区的滦县、迁安、昌黎、抚宁等地12个发病猪场分离鉴定出31株仔猪源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血清型鉴定,旨在探明本地区导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为了进一步探索兔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病变特点及其规律,作者对两年来分离于自然死亡病例的79株兔源大肠杆菌,理化、血清型鉴定及致病力检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其中毒力较强的O_(20)菌株,采用不同日龄家兔和不同感染途径进行了人工发病试验,检验死亡病例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讨治疗禽霍乱的有效药物,我们就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等10种药物对分离自不同地区的78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常规纸片法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氯霉素和呋喃妥因用试管法做了药物定量和抗菌性质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系从河北唐、秦地区患禽霍乱死亡病鸡实质脏器中分离的7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经生长特性和生化反应等项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