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地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近年来,我国也有本病发生的多次报道。为探索大肠杆菌致病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一株(O_5),对不同日龄鸡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随着抗菌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某些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大肠艾希氏杆菌。其耐药性可通过质粒转移不断蔓延扩大。因此,有必要先对分离菌株做体外抑(杀)菌试验,筛选高敏药物确保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畜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研究报道普遍认为,首选药物是庆大霉素,该药对供试菌株几乎100%高敏。最常被采用的药敏试验法是纸片法和试管法。笔者用庆大霉素在试管法的基础上试用了微量法,根据大肠杆菌100%菌株发酵葡萄糖产酸的特点,通过在培养基中适量加入葡萄糖和酸碱指示剂(溴甲酚紫),显示细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与试管法对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网状细胞肉瘤是由网状细胞增生的一种肿瘤。猪的肝脏发生网状细胞肉瘤罕见。1986年1月18日,收检了1例自然屠宰猪的肝脏,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网状细胞虑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No.1和No.2两株大肠杆菌产生一种新菌毛抗原(暂定名F1987),并有性菌毛形成;菌毛直径3.636nm,性菌毛直径4.2nm。抗D-甘露糖血凝试验(MRHA)表明:本菌毛抗原具有独特的血凝谱,能稳定地凝集人(A、B、AB、O)及貂的红血球,不凝集豚鼠、绵羊、山羊、马、牛、家兔、犬、貉子、小白鼠、鸡、鸽、鹌鹑等动物的红血球,对猪红血球凝集不稳定;血凝作用仅能被相应菌毛因子血清所抑制,不被K_88、K_99、F_41,及CFA/Ⅰ、CFA/Ⅱ等菌毛因子血清所抑制。血凝作用存在4℃-37℃-4℃的凝集-解脱-复凝集现象。用Minca培养基做37℃培养18~24h,可使菌毛抗原良好表达。在玻片凝集反应、反向间接血凝及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中,本菌毛抗原与动物中常见的K_88、K_99、987P、F_41,及人源CFA/Ⅰ、CFA/Ⅱ等菌毛抗原不存在类属反应。  相似文献   
75.
致病性哈氏弧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鲆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的同时,使用API-ID32E对分离菌做了进一步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2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别能力,结果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和卵磷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以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76.
对分离于发病死亡鸡的12株沙门菌(Salmonella),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血清型、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等主要表观性状及系统发育的研究。其中包括O4(B)群无动力沙门菌(Salmonellagroup B O form)2株(EU073022),血清型1,4,5,12:-:-;鸡沙门菌(S.gallinarum)2株(EU073018),血清型1,9,12:-:-;病牛沙门菌(S.bovismorbificans)5株(EU073019),血清型6,8:r:1,5;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3株(EU073020),血清型1,9,12:g,m:-。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均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的敏感、耐药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78.
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又名鸭大肠杆菌病、新鸭病、鸭瘟症候群等。国外工作者对该病的特征与病原学研究指出:(1)大肠杆菌可引起幼鸭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病变;(2)多侵害2—6周龄的幼鸭;(3)主要的血清型有O_(78)、O_(112)等;(4)本病的肉眼病变与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  相似文献   
79.
1988年11月至12月间,某肉鸡场艾维茵肉用仔鸡发生以急性败血性感染死亡的传染病,先后发病死亡3555只,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学及病原学检验等确诊为由烟曲霉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混合感染所致,通  相似文献   
80.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首先由浦伯清和刘胜江等报道在我国江苏无锡等地发生,现已证明本病毒能凝集人的各型红血球,尤以O型凝集更好,具这种血凝特性可以被相应抗血清所抑制,病死兔的各种组织脏器均有病毒存在,尤以肝脏含毒量最高,因此,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除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及剖检病变观察外,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则是以其肝组织悬液做类似于鸡新城疫那样的血凝抑制试验,但对基层,特别是县以下单位欲获得和制备相应的人O型红血球悬液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