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4篇
  17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是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基于“全健康”方法,不断完善AMR监测体系是遏制AMR行动计划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构建“全健康”AMR监测国际网络体系方面的新举措;综合分析并比较论述了欧盟、美国与中国AMR监测系统。研究发现AMR综合监测全球覆盖范围面不断拓展,但各国监测差异显著,且缺乏环境层面的监测,“全链条”AMR综合监测体系有待完善。综合分析国际组织和代表国家AMR综合监测体系现状,中国未来在人类健康、动物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福祉等领域仍需积极布局,基于“全健康”方法构建多领域协调、全环节覆盖、全方位参与的AMR监测新模式。  相似文献   
612.
为探明幼龄核桃林下复合间作的大豆生长变化及营养特性,以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5年生的幼龄核桃林下进行带状复合间作,同时单作为对照,记载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测量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后籽粒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核桃林下带状复合间作大豆生育期延长4~8d,抗倒性降低;株高和底荚高度增加,分枝数减少,主茎节数变化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长阶段均比单作有所降低,苗期和花期影响不显著,鼓粒期和成熟期影响显著;粗蛋白含量比单作有所增加,增加量因品种不同而异,晋豆42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含量均比单作降低,晋豆42显著降低;籽粒产量比单作降低显著,生育期最长、株高最高且倒伏的汾豆93减产最多,为59.03%,生育期短的晋豆25减产最少,为49.04%。6个品种中,汾豆78在间作模式下产量最高,为1617.5kg/hm2,其次是汾豆56,为1481.5kg/hm2。幼龄核桃林下复合间作大豆,会延缓成熟,使株高增加,分枝数减少,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大豆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13.
林业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以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为基础,完善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对林业的培育工作展开规划,提升现代林业育苗成活率,大力发展林业造林,减少环境破坏,实现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对林业插条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4.
基于三江源生态功能区21个县级行政区2012—2019年农牧民收入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地形-气温优劣度指标,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67.92元上升至10417.56元,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局部区域存在空间聚集现象。(2)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城乡资源配置及政府经济政策全面作用于农牧民收入。(3)空间杜宾模型表明某一区域农牧民收入增长会对相邻区域产生带动作用,地形-气温优劣度越差,区域间农牧民收入水平越低;GDP增长有利于增加相邻区域农牧民收入,产业结构改善有利于增加本地区农牧民收入,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作用不显著;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能同时促进区域间农牧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