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52.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 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 incarnatum对龙井43嫩叶及茎秆具有较强侵染力,是造成该茶枝茎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可能与C. fructicola共同侵染茶树叶片。因此,在今后茶树病害识别与防控方面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3.
通过U12(2×35)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耐盐树种、覆膜材料比、果胶含量、填料种类、填料厚度和填料布设方式为因子的树木植穴结构控制(PHCC)基本单元,探究其在盐渍土环境下对穴内外土壤全盐量的控制程度与因果关系。结果表明,PHCC各因素在0~40 cm的深度范围内对穴内全盐量的影响次序为填料种类>填料厚度>耐盐树种>覆膜材料比>果胶含量>填料布设方式;对穴外则为耐盐树种>覆膜材料比>填料厚度>果胶含量>填料布设方式>填料种类;当确定最佳PHCC组合为火炬树种,PVA∶PAM比5∶5,0.1%果胶含量,填料加草炭+牛粪,厚度7 cm,底部+周围布设时,可使穴内0~40 cm土层全盐量比对照组低(88.86±5.65)%,穴外全盐量比试验前原土降低(45.6±2.38)% 。  相似文献   
54.
特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种子工程、平衡施肥、精准灌溉、自动控制、农机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它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系统工程,其内涵除包括上述外,还有精准格种、作物动态监控、米用计算机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养分和通风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作业以及精准收获技术等。每项技术工程利是农艺与农机、机电与农艺或信息化管理与农艺的高度紧密结合。千百年来,“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头水旱.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这似乎已成为传统…  相似文献   
5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社会经济生产与周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作为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整体的维护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只有真正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恢复往日的和谐,实现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开阔自己视野,拓展我们的环境,永葆人类在地球村上繁衍生息。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整个大地形的影响,我国整个西北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多数人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知识贫困、环境意识淡薄,导致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  相似文献   
56.
全苏棉花科学研究所在1954-1959年的研究证明:在多种情况下,肥料和化学接触毒剂同时施入土壤,经济上是合理的。杨吉尤尔区“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和“基尔达”原种种子繁育场1955-1958年的试验,在耕翻时,施用80公斤 P_2O_5、3公斤 N 和60公斤12%或者30公斤24%的六六六,与未用化学接触毒剂的处理相比较,棉花总产量每公顷提高4.8公担,霜前收花量每公顷提高2.9公担。将肥料与三聚甲醛及谷仁乐生混合应用,同样可以看出肥料的效果提高了。将含有化学接触毒剂制成的粒肥作为棉花追  相似文献   
57.
1986年我们选择和田县以杨树为主体的护田林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模糊分析法探讨其防护效益。根据试点现有的林带组合类型,选了林带结构特征中最基本的四个因素,即树种组成、株行距密度、行数(宽度)、带高。每个因素均选三个水平,安排于正交表L_9(3_4)中,然后现场实测这9种组合类型的林带后10H范围内的总防风效能。每一组合类型重复实测5次,求出每次测试的总防风效能,后取5次重复的平均值,按正交试验设计的模糊分析已得出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8.
为揭示林业树种在盐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中等耐盐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后代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对照和盐胁迫(100 mmol·L-1 NaCl)条件下杨树的生长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分析叶片代谢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部分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盐胁迫16 d导致杨树生长受抑制,但对其叶和根中的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鉴定出两组的差异成分,筛选出5条代谢组分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盐胁迫下,南林895杨叶片中α-酮戊二酸、磷脂酰胆碱(PC)以及棉子糖家族低聚糖(RFOs)积累,而苹果酸和延胡索酸减少;核酸、细胞分裂素B、氨基酸和大部分有差异的酚类含量下降。同时,三羧酸循环、RFOs合成、果糖代谢,以及谷氨酸合成主途径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而海藻糖激酶、酚类合成及谷氨酸合成支路等相关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了解林木树种耐盐机制,可为更好地发展杨树产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