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寻石灰岩山地淡竹林演替序列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群落特征的关系,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竹纯林、混交林和阔叶林3个演替阶段的土壤养分、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竹纯林向混交林、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pH和电导率均呈"V"形变化,阔叶林土壤养分含量最高;(2)混交林阔叶树比例介于26%~73%之间,不同阔叶树比例的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有差异,但养分含量与阔叶树比例没有显著相关关系;(3)由竹纯林演替到混交林,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的降低量分别与群落物种替代速率、草本层均匀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从混交林演替到阔叶林,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量随着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增加、草本植物多样性的降低而增加。分析认为,淡竹林演替序列土壤养分的"V"形变化是喀斯特地区自然演替序列较为特殊的规律,它与演替过程的群落特征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今后以混交林为关键阶段,整合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揭示淡竹林演替序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2.
为了同时测定竹子中的玉米素,ZT),赤霉素(GA3)、异戊烯基腺嘌呤(2-ip)、6-卞氨腺嘌呤(6-BA)、吲哚-3-乙酸(IAA)、脱落酸(ABA)和吲哚-3-丁酸(IBA),对HPLC法测定的洗脱程序进行分段优化.结果表明,分段洗脱方式的效果最佳:0~10 min,流速0.8 mL·min-1,甲醇-1%乙酸溶液体积比为4:6;10~10.5 min,体积比增大至5:5,流速增大至1.5 mL·min-1(均以线性模式变化):10.5 min,流速1.5 mL·min-1,体积比5:5,运行18 min.7种内源激素的分离效果好,峰面积与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达到95.5~104.2%.  相似文献   
23.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封育的退化荒漠草原进行植被调查.对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进行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排序.结果表明:在整个采样尺度上,不同生境群落植被组成存在差异,不同坡位导致植被类型在小范围内发生明显替代,这种替代来自于不同生活型的物种之间;群落建群种为针茅、赖草、胡枝子等优良牧草;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杂类草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老瓜头、刺叶柄棘豆等荒漠草原退化的指示种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