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改进当前西藏青稞作物质量同时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本试验以40%砜吡草唑悬浮剂与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作为试验药剂,与常规农药对比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青稞播种期,用40%砜吡草唑悬浮剂+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进行封行药剂处理,对青稞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推荐施用剂量为40%砜吡草唑20 mL/667 m2+50%吡氟酰草胺25 mL/667 m2,当施用剂量超过这个含量时容易引起药害。  相似文献   
12.
西藏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份苦荞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7%。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偏相关,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偏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西藏苦荞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04%,以主茎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1.11%。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1.61水平上可聚为4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大粒型、株高中等小粒型、植株矮小大粒型和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型。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苦荞资源中植株较矮、大粒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西藏目前主推藜麦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提供的藜麦品系W4为材料,对其进行根尖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采用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冰冻方法的预处理时间、1mol/L HCl酸解时间对藜麦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探讨最优的根尖处理方法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用0.1%秋水仙素溶液(离体)处理3h,1mol/L HCl 60℃酸解13~14 min的总体作用效果最佳;藜麦W4的核型公式为2n=36=32 m(2SAT)+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7%,核型分类中属2B型.  相似文献   
14.
"亚东黑木耳"是西藏亚东县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生长于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的枯枝上,当地群众通过采集和销售这种野生食用菌来提高经济收入。长期以来,"亚东黑木耳"一直被误认为是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证实,"亚东黑木耳"并非是真正的黑木耳,而是一种黑耳(Exidia sp.)。  相似文献   
15.
对引自内地的3个北冬虫夏草菌株进行菌种、培养基筛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合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菌株Ⅱ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菌株Ⅲ菌丝体致密粗壮,在大米、麦粒培养基上均能出草,但仍需对培养基作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优异的青稞抗倒伏亲本,以青稞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大小作为抗倒伏指标,对367份青稞核心种质进行抗倒性评价。结果表明,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各个抗折力水平的品种占比一致,均为中等抗折力品种最多;所有材料中抗折力最强的品种是黑青稞(62.27 N),最弱的是白青稞(5.13 N),均为农家品种;育成品种抗折力最强的为昆仑14号(58.77 N,区外品种);茎秆内部结构及田间表现研究发现,抗折力强的品种机械组织厚,田间表现为茎秆直立。农家和区外青稞品种可为西藏青稞品种的抗倒育种提供优异亲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藏马铃薯2006—2011年(6年)的试验数据为研究分析基础,通过模糊数学中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的分析方法来探讨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的育种途径和评判方法,寻求、探讨与摸索适合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理论和实际选育方法,力求加快西藏马铃薯选育工作,缩短育种的周期和选育年限。采取符合结果、较符合结果、一般和不符合结果4类评判标准,较为全面的代表分析结果,对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和育种目标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针对结果,马铃薯育种据情增加观测考核指标;另外在亲本和中间材料应扩大供试材料范围,结合评判方法和和生产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出适合于西藏农业生产栽培种植的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正大风是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之一。气象上将气象观测站测得的瞬时风速≥17 m/s(风力≥8级)称为大风,其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常造成极大的危害[1]。安徽和县是传统蔬菜生产大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8 681 hm2,其中大棚蔬菜约13340 hm2,每年大风对蔬菜大棚造成的为害尤其严重,因此开展和县大风气候特征分析和研究,对蔬菜大棚做好防范有着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化作为自然要素,对都市风景的形成、质量、美感效益都有重要的作用.正确选择和引进优质绿化苗木是城镇绿化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绿化的成效,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绿化效益的发挥等.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我们从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8个新品种,在拉萨地区试种后,对各个品种的物候期反应、结薯习性和产量表现等性状进行记录研究,观察它们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当中,农学性状表现良好的是克新9号,株型好,表皮光滑,薯块大,商品薯率高,产量高;其次是米拉、冀张薯8号和鄂薯7号。加上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克新19号、米拉、冀张薯8号和鄂薯7号可在拉萨地区适宜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