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牛出败,疾病的产生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关,该病临诊为败血呈出血性下痢;浮肿型呈颈部、咽喉部及胸部水肿,呼吸高度困难;肺炎呈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为特征。该病可发生在一年四季,病菌在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存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诱发该病,如潮湿、拥挤、寒冷、缺乏营养、通风不良等。近年来,随着动物防疫体系的日益完善,虽然牛出败尽管能够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牧民群众缺乏防疫意识,导致该病时常发生,为此就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2.
梭砂贝母鳞茎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梭砂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研究梭砂贝母组织培养中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从多个浓度梯度组合中探寻出适合梭砂贝母组织生长愈伤的最佳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适宜诱导梭砂贝母鳞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浓度为MS+NAA(0.5 mg·L~(-1))+6-BA(1.5 mg·L~(-1)),这一结果为梭砂贝母组培扩繁工作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3.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研究了甘肃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结果表明,有15种动物疫病是当前经济影响大,近期应该优先防控的重中之重。5年内能达到有效控制的动物疫病有马传贫、马鼻疽、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共6种,6~10年能达到稳定控制的有马传贫、马鼻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共8种;11~15年能达到基本消灭的是马传贫、马鼻疽、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共5种,16~20年能达到消灭的是马传贫、马鼻疽、猪瘟、布鲁氏菌病共4种。5~10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马传贫、马鼻疽、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10~15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10~20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相似文献   
84.
旨在研究3岁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帕里牦牛♂×林周牦牛♀)公牛不同部位(上脑、西冷和米龙)肉营养成分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测定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不同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含量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林周本地公牦牛上脑部位苯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西冷部位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而帕里牦牛杂交后代米龙部位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P<0.1),水分含量有增加趋势(P<0.1)。林周本地牦牛米龙部位C16:0、C18:0、C18:1n9c、C16:1和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共检出6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酸类、酮类和芳香类。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共检出4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综上,林周本地牦牛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上脑、西冷和米龙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组成有较大差异,利用帕里牦牛杂交可能影响牛肉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风味。  相似文献   
85.
多年来,平安县在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坚持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农民最讲经济实惠,增产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难以保护.因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主攻单产一是优化品种结构,扩大优良种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名、优、特、稀和适销粮品种.小麦生产上要扩大高产稳产品种,播种面积达到70%以上.为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相继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二是改进耕作方法,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小麦量播种、配方施肥,各种作物间的间作套种技术也大面积推广,节约了种田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86.
为加快农业科学作物育种研究的步伐,适应生产上多作物多类型优良品种的需要,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累计引进50余种大田、园艺作物和个别牧草品种和材料9236个(份、次);从已经试种的6119份材料中筛选出有生产利用价值的11种大田作物45个品种、4种蔬菜6个品种和优异(大田作物)育种亲本550个以上,初步整理出有保存价值的种质资源材料近4000份;先后安排了10种作物44个品种的大田比较试验和不同面积的生产示范,据此确定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经对大量试验示范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我区农作物引种的地位与作用及其适宜引种区域有了科学的认识.尤其是早中熟的北青3号品种,因其突出的抗旱抗霜和丰产稳产性能自1998年起开始在广大高寒偏高寒农区全面推广,一举打破了该区域以往无良种应用的历史.项目不但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且也促进了区内各作物育种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7.
烂肛病是种鹅在产蛋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其发生多是由产蛋所引起,在营养缺乏、光照强度过大等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加剧本病的发生。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其发生率可达20%以上,使群体中的淘汰率增加,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88.
对《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目录》中的2441份西藏材料进行分析,认为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以春性为主,占总数的99.84%。具有幼苗直立、早熟、植株偏高、多粒性、千粒重略低于栽培大麦品种、穗和籽粒的深色型比率大等显著特点,是适应性育种、抗逆性育种和丰产性育种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9.
西藏拉萨温室油桃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既有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又有温带落叶果树,果树资源十分丰富.本试验利用拉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资源丰富等有利自然条件,开展油桃设施栽培引种筛选,将对调整我区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果树产业化进程,实现西藏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在兽医临床上,奶牛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然排出称为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可达到60%以上,严重制约着奶牛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事临床兽医工作以来,诊治了奶牛胎衣不下的患畜100余例,治愈率达到90%以上,现将临床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做一交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