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440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278篇
  163篇
综合类   1851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简述了5HG-1型小型烘干机的谷物流动循环、农产品移动循环工作原理。根据谷物、佛手切片等农产品的干燥要求,设计了双层保温、多层可换式结构的新型干燥仓,经试验并得出结论:对干燥仓进行研究设计,小型烘干机可以实现多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甘薯长足象,又称甘薯大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它有许多俗名,成虫在浙江称猢狲蜩、硬壳蜩、摘头蜩,在福建称薯猴、铁马、藤龟等;幼虫在浙江称空心虫、空藤虫;在福建称蛀节虫、食节虫、大肚虫等[1]。从众多的俗名看出,甘薯长足象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不同地区的种植者,依据其不同的特点或习性,给予了不同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不同灌水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该地主栽品种为材料,根据不同生育期需水规律,设定5个不同水量梯度的滴灌处理和1个常规沟灌处理(CK);调查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物候期、重要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处理3(采用滴灌模式,水量为110 m3)与常规沟灌相比,马铃薯生长势、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无显著差异,生育期提前,病害较轻,商品薯率提高7.2%,节水35.41%,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处理,为试验地区最佳灌水量。  相似文献   
104.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工程菌株HN32中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刘林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29-17131
[目的]对蓖麻毒素分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序列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以内蒙古通辽地区所产蓖麻哲蓖2号为对象,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毒性检测等免疫学技术对其毒素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试验中所用蓖麻毒素的等电点为6.49,分子量为61.9kD,其氨基酸序列与网上公布序列相比,A链有22个位点发生变异,B链无变异;小鼠口服LD50为5.0mg/kg,腹腔注射LD50为4.6μg/kg,淋巴细胞IC50为3μg/ml。[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蓖麻毒素生物学性质提供依据,同时为不同产地蓖麻毒素毒性及其他性质的差异比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要:为探究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使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及信噪比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滇西地区保山坝区1978—2021年5-9月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趋势和43年来的气候突变情况。研究发现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5-20cm地温和气温升温极显著(P<0.01),平均每10年分别升高0.367℃、0.364℃、0.353℃、0.376℃和0.372℃,5-20cm地温气候倾向率和气温倾向率相差不大。通过对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与气温变化趋势均为由“冷”至“暖”,70年代-90年代呈波动下降趋势,90年代后期至今显著上升,其中,5-20cm地温和气温信噪比分别为0.927、0.956、1.229、1.087、1.079,即5-10cm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而15cm地温、气温均在2019年发生气候突变,20cm地温在2014年发生突变。研究表明保山坝区耕作层地温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并都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地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期间耕作层地温的上升,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7.
108.
以当地主导品种豫豆22为对照,对1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新改一号外的15个品种,从丰产性和性状来看,都适宜本地种植,其中商豆1099、豫泛964、濮豆6018、许豆3号、濮海10号、郑豆90007推荐在当地推广。其他品种可根据地力状况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109.
哈珀亚当斯大学的研究者正在调查研究是温度还是气候变化影响马铃薯害虫生长发育,发现英国2/3的大田作物受到该害虫的影响。马铃薯白线虫是微小的蠕虫,它侵蚀马铃薯的根系,并阻止根系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导  相似文献   
110.
正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能在澳大利亚的集水处直接检测残余的杀虫剂快速的检测新工具。David Beal博士研究开发的一种手提式轻便仪器检测存在水中通常施用的杀虫药剂是作为他的哲学博士墨尔皇家技术学院应用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他开发的这种方法利用化学发光能快速检测大容量水体--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技术,能检测微量的有机化合物。"当贮有水量减少时,施用的杀虫剂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