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41.
为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乙酸(ACA)刺激仔猪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肠道黏膜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似且体况健康的仔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ACA组和NAC组,其中前两组饲喂基础饲粮,NA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NAC,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15天对ACA组和NAC组仔猪直肠灌注10 m L10%的乙酸,对照组灌注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第21天灌服D-木糖溶液后采集前腔静脉血样,深度麻醉后屠宰,取小肠黏膜样品待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CA组仔猪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分别提高了94.80%、14.31%、8.14%(P0.05);十二指肠DAO活性降低了17.95%(P0.05),空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表面积,及回肠RNA/DNA比值和TP/DNA比值分别降低了14.03%、26.72%、14.97%、12.40%、37.11%、38.91%、26.35%(P0.05)。饲粮中添加NAC可以缓解以上这些负面影响。此外,相较于ACA组,NAC血浆中D-木糖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以及回肠中EGF m RNA水平提高了17.29%、26.20%、34.03%(P0.05)。综上所述,NAC能够改善ACA刺激造成的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NAC可能是通过提高EGF含量以及EGF m RNA水平,促进细胞生长,修复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42.
43.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断奶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6.5±0.21) kg的21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Ⅰ、BC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6、2×10~7 CFU/g凝结芽孢杆菌。于试验第21天,所有仔猪灌服D-木糖(0.1 g/(kg·BW)),1 h后采血,屠宰,取回肠黏膜样品及回肠、结肠食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Ⅰ、BCⅡ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力显著降低(P<0.05),BCⅠ组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BCⅠ、BCⅡ组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显著增加(P<0.05),BCⅡ组回肠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P>0.05),BCⅠ组回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BCⅠ组回肠黏膜水通道蛋白3(AQP3)、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BCⅡ组回肠黏膜AQP3、AQP10、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13(KCNJ13)、b0,+AT、SGLT-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BCⅠ组回肠及结肠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BCⅡ组回肠肠球菌及结肠肠球菌及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合试验结果,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断奶仔猪小肠道吸收转运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断奶仔猪小肠内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45.
有专家已将蜜蜂数量锐减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农药的推广使用。虽然对此问题尚无权威定论,但对于农药行业,蜜蜂数量的锐减可能会触发农药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这不能算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探究鞣花酸(EA)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0头健康的7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哺乳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PEDV组和PEDV+EA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所有处理组仔猪每天正常饲喂液体代乳粉,为期11 d。试验前3 d为仔猪适应期,第4~10天(除第8天)给PEDV+EA组仔猪灌服以液体代乳粉为溶剂的EA,灌服剂量为20 mg/kg BW,其他处理组灌服等体积的液体代乳粉;第8天给PEDV组和PEDV+EA组仔猪灌服1mL 1×106 TCID50的PEDV病毒液;在第11天早上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随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降低了仔猪平均日增重(ADG)(P<0.05),提高了仔猪腹泻腹泻指数(P<0.05),此外还提高了仔猪血浆尿素氮水平(P<0.05),降低了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机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与PEDV组相比,灌服EA提...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乙酸(ACA)刺激仔猪小肠黏膜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重接近、健康的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乙酸组和TB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d。试验期内对照组和乙酸组饲喂基础日粮,TB组饲喂基础日粮+0.1%TB。于试验第15天清晨,乙酸组和TB组仔猪直肠灌注10mL 10%乙酸,对照组直肠灌注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8、21天清晨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力;第21天屠宰取样,取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仔猪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1)未用乙酸刺激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TB对仔猪平均日增重有一定程度提高(P=0.089),且显著降低了仔猪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乙酸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回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及空肠绒毛表面积(P0.05);(3)与乙酸组相比,TB组显著降低了血浆DAO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了回肠ARE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综合上述结果,日粮中添加0.1%TB能缓解乙酸诱导的仔猪肠黏膜生长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灌胃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小肠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将22头体重为(2.99±0.41)kg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C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在饲喂人工乳的基础上,NAC组每天每头按50 mg/kg体重进行NAC灌胃,对照组每天每头进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试验第11天按0.1 g/kg体重的剂量给仔猪灌服D-木糖溶液,1 h后前腔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取小肠组织样,刮取肠黏膜及制作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AC组显著提高了超早期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提高了超早期断奶仔猪血浆中谷氨酰胺、胱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P0.05),降低了血浆中尿素氮、半胱氨酸、色氨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活力(P0.05);NAC灌胃提高了哺乳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有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的趋势(P0.10),有提高空肠绒毛宽度和回肠绒毛高度的趋势(P0.10)。在本试验条件下,NAC灌胃可改善小肠形态结构与屏障功能,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调节血浆中部分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9.
合理划分农村建设用地的用地级别是科学评估地价和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重要基础。以余江县锦江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中的Model Builder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计算各因素综合分并充分考虑障碍物对整个定级过程的影响,将锦江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划分为Ⅰ、Ⅱ和Ⅲ三个级别。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自然断点法将锦江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划为Ⅰ、Ⅱ、Ⅲ级,Ⅰ级面积为146.69 hm~2、II级面积为508.85 hm~2、III级面积为238.57 hm~2,其中Ⅰ级地主要分布在镇中心周围、基础设施完善及道路通达度高的区域,相对来说级别越低的土地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越不完善;(2)通过在Model Builder模块中设计定级模型简化了定级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3)通过衰减模型来计算定级因子对评价单元的影响并在定级过程中顾及障碍物,通过设置通行点来实现定级过程,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更合理。该研究可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用地价格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基于GIS与综合指数法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质量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进以质量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和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价格评估提供依据,在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内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余江县的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借鉴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等的技术过程与主要方法,同时体现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质量的要求,构建了集体建设用地级别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指标体系,在确定因素权重、划分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单元总分后,采用总分频率直方图法和实地验证相结合得出了锦江镇、潢溪镇、马荃镇和洪湖乡等4个乡镇的集体建设用地质量级别,将锦江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划分为4个级别、潢溪镇和洪湖乡划分为3个级别、马荃镇划分为2个级别,每个乡镇面积占比最大的都是II级土地。建议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估价的技术规范、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质量等级评价和基准地价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