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2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明风兰的药用和营养成分,对采自奉化和舟山两地的野生风兰叶片中总多糖、总黄酮、总蛋白、9种有机酸和16种水解氨基酸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兰叶中总多糖含量不高,奉化、舟山两地样品中含量分别为17.13、16.21mg·g~(-1);总黄酮含量较高,占到叶片干重的4.02%以上;叶片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乙酸等有机酸,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最高,大于0.80 mg·g~(-1),丁二酸含量最低;风兰叶片中总蛋白含量占鲜叶质量的1.21%以上,水解后包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说明野生风兰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和营养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2.
饥饿对太平洋鲑鱼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90尾初始重约为217g的太平洋鲑鱼放养于0125m^3的水族箱中32d,水温为(15.5 1.7)℃,研究饥饿对太平洋鲑鱼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饥饿32日,对太平洋鲑鱼存活率无影响,其相对体重损失率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在饥饿时,鱼体首先利用肝糖原和脂肪,其次以肌肉脂肪作为能量物质。而整个饥饿期间鱼体主要利用肝脂肪和肌肉脂肪作为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53.
易军 《兽医导刊》2022,(4):65-66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以及牛养殖技术的进步,牛养殖工作在不断的发展,逐渐朝着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肠胃炎是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疫病类型.造成该疾病的原因复杂多样,且该疾病出现后,不及时做好治疗工作容易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产生极大的经济的损失.因此当前很多人们极为关注疫病的...  相似文献   
54.
罗量  湛睿  刘凤姣  戴可伦  易军 《科技视界》2023,(10):142-146
城区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是为中心城区内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而服务的研究,对指导中心城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规划调整具有参考意义。文章以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城区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根据区域地质、城区地质调查成果等基础资料,筛选出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有显著正相关或负面影响的地质因素进行评估,初步形成具有地方适宜性的单要素指标,再采用专家赋值、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权重值,进行综合打分,形成城区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将搭建的评价方法在益阳市中心城区进行实践应用,并通过实例来修正评价模型,最终构建一套面向中心城区的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5.
三峡山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模型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土壤涵养水源的机制,并为山区生态治理提供依据,以三峡库首大老岭和夷陵山地为研究区,采集温性阔叶林棕壤、针阔混交林黄棕壤、茶园地和暖性针叶林黄壤的原状土样,通过离心法分析并拟合了山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三峡山地土壤随吸力增大,土壤含水率呈先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规律。黄壤的持水性较差,黄棕壤相对于其他林地土壤有着更强的持水性。茶园持水能力比棕壤和黄棕壤差,与黄壤差异较小。孔隙分布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大孔隙以黄壤体积比最大,其次是黄棕壤和棕壤,茶园最小。用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山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5,模型可靠性高。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n与有机质(P0.05)和粉粒(P0.05)的相关性较高,参数α与理化性质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56.
豹蠹蛾是一种蛀干性害虫。据有关资料记载,主要为害枣树,其次为害杏、梨、核桃、桃、苹果、刺槐、棉花,没有为害柑桔的记载。笔者1996年发现该虫为害甜橙、温州蜜柑等,此后相继发现还为害枇杷、白玉兰、乌桕、意大利杨。为此,1996~1999年笔者对豹蠹蛾进行了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1 生活习性 豹蠹蛾在赣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越冬。第2年春季柑桔萌发后,越冬幼虫开始沿枝条髓部向上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排粪孔,随时将虫粪排出孔外,被害枝梢即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在隧道内吐丝缀连碎屑堵塞被害枝条的两端,并…  相似文献   
57.
为确定引起某养殖场肉牛体温升高、流涎、流鼻液、呼吸困难等症状疾病的病原菌,采集病牛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敏感药物筛选。对分离的优势菌株ZZC-JM-1进行群集运动特性、生化特性、16S rRNA测序等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势菌为卡氏变形杆菌,该菌的生长在含1%和2%琼脂的培养基上呈现群集运动,而琼脂含量达到3%时生长被抑制;除麦芽糖和蔗糖试验为阳性外,其余生化特性均与卡氏变形杆菌一致;ZZC-JM-1的16S rRNA基因与卡氏变形杆菌的同源性达99.7%,并与卡氏变形杆菌聚为一支。小鼠腹腔注射7.35×107 CFU·mL-1 ZZC-JM-1菌液(每只小鼠注射0.2 mL),7~14 h全部死亡;病理剖检可见肺、肝、脾等器官充血、肿大。ZZC-JM-1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综上,该研究从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为主症的病牛分离到一株对小鼠具有强致死性的卡氏变形杆菌,该卡氏变形杆菌可能为肉牛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或继发感染病原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8.
为了明确地方牛种资源的耐热应激生化调节模式,试验测定了6—9月份高湿热环境下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蜀宣花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7—8月份时,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血清中总蛋白、甲状腺素(T4)减少量极显著高于蜀宣花牛(P0.01);三碘甲腺原氨酸(T3)减少量高于蜀宣花牛;皮质醇(cortisol)、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K)增加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蜀宣花牛(P0.05或P0.01)。说明蜀宣花牛较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具有更强的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9.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源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环境质量安全。水生植物狐尾藻作为一种污染物富集植物,在农业农村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和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狐尾藻的生理生态特性、重金属、氨氮和磷等富营养成分的吸收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狐尾藻在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育种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狐尾藻进行污染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化学农药减量化措施对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学农药减量下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田间病虫草害发生及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2种杂草防治方式[浅旋耕作+常规除草剂用量(浅耕)、深耕耕作+减少30%除草剂用量(深耕)],副区因素为2种病虫防治方式[常规病虫害药剂用量(常规防治)、植物激活蛋白+减少30%病虫害药剂用量(喷施激活蛋白)],副副区因素为秧苗处理方式(未带药移栽、带药移栽),分析测定了田间病虫草害发生、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深耕下,分蘖期和灌浆期田间杂草株数和鲜重较浅耕显著降低,螟虫引起的植株白穗率也明显较浅耕低。浅耕方式下水稻植株带药移栽或喷施激活蛋白后叶瘟病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在水稻干物质生产方面,病虫防治方式和杂草防治方式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茎鞘干物质积累,且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茎鞘干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转化率;杂草方式、秧苗处理和病虫防治3种方式的互作显著影响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喷施激活蛋白后,齐穗期水稻植株的茎鞘干物质量增加4.0%~19.4%;深耕下,成熟期水稻植株的茎鞘干物质量平均增加7.1%,但在齐穗至成熟阶段的茎鞘干物质输出和转化相对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分蘖期和灌浆期杂草发生情况和叶瘟发生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此外,在深耕、带药移栽或喷施植物激活蛋白方式下,减少30%的病虫草害药剂用量后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通过深耕、带药移栽或喷施植物激活蛋白等病虫草害防治方式,能有效减少水稻的化学农药用量,实现水稻稳产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