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401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372篇
  343篇
综合类   2060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1326篇
园艺   317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正>一、概况陕西大荔黄河滩养殖区是陕西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地区,因为水质方面问题每年亏损严重的养殖户很多,缺氧浮头,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中毒死鱼不断,当地养殖户很多弃养、空池,最近几年河南、四川、陕西汉中等地来人陆续租塘,总体养殖情况不理想,就是因为水质调控方面不科学,赚钱的不多。水质调控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水生态问题,若不知道如何科学调水养水,投资越多,亏损越大。笔者在大荔黄河滩服务20多年,和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户都有联系,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掌握不同地理种群唇(鱼骨)(Hemibarbu labeo)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亲缘地理演化过程,研究分析了乌苏里江、长江、黑龙江、鸭绿江和牡丹江5大水系,8个地理群体(n=42)的mtDNA控制区404 bp片段的变异,该片段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6.43%,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5.42尾样本共检测到18个单倍型,这8个地理群体是以HT1和HT2单倍型为中心向外辐射演化的.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变异为59.29%,同一水系群体间变异为23.50%,不同水系群体间变异为17.20%,以上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体间配对FST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水系内有些群体间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发现,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率法(ML)结果基本一致,嘉荫群体(HRJY)和四川群体(YRSC)绝大部分个体被聚在一支,鸭绿江群体(YRLJ)聚在一支,这与单倍型网络的分析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唇(鱼骨)的遗传多样较为丰富,黑龙江流域的唇(鱼骨)保持了祖先单倍型,其他地理群体为黑龙江流域内群体向不同方向演化的结果,并且部分地理群体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了盐度、碱度以及盐碱交互作用对大鳞9E(Barbus capito)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Na~+,K~+,CI~-、尿素氮)浓度和鳃丝Na~+/K~+ -ATP酶活力的影响.单因子实验中,随着含盐水平(8 g/L,10g/L、12g/L,14 g/L)的增大,大鳞鳃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鳃丝Na~+/K~+-ATP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受体内外渗透压差的影响最显著(P<0.05).碱度的增大(19.05 mmol/L,30.20 mmol/L,47.86mmol/L,75.86 mmol/L)能引起血清K~+和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对血清渗透压和鳃丝ATP酶活力无显著影响.在双因子实验中,盐碱交互升高会引起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CI~-、尿素氮)显著升高(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度、碱度及交互作用均对渗透压有显著影响,影响作用最大的是盐度,其次是碱度,交互作用最小.鳃丝Na~+/K~+-ATP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10 g/L、碱度30.20 mmol/L的正交试验组.从实验结果可得出,大鳞鳃在盐度12g/L以下的水体中能生存,在盐碱共存的环境下,能耐受的上限为盐度10 g/L、碱度30.20mmol.本研究旨在掌握大鳞鳃的生存盐碱度范围,以期为该物种的增养殖生产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4.
以网片断裂强力、网片断裂伸长率和网片断裂强力保持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K型网目对渔用乙纶网片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型网目下网目内径之比在1.01~1.20时,网片断裂强力随着网目内径之比的增大而下降,两者呈密函数相关。同规格线的网片,K型网目下且两网目内径之比相同时,小规格网目尺寸的网片断裂强力损失小,断裂伸长率高,而大规格网目尺寸的网片断裂强力损失大.断裂伸长率低。  相似文献   
155.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主要内容包括:(1)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2)石斑鱼饲料的研制概况。(3)针对石斑鱼营养学研究以及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是以小杂鱼为主,配合饲料使用率很低的现状,对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6.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N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N表现为"绝对"的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P呈现一定的生态化学内稳性,调节系数HP为0.754,HN∶P为0.792。N沉降增加促进了翅碱蓬积累P,翅碱蓬生长可能受N限制。N、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株重、P吸收积累量与株高间均表现为异速生长。N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重生长比株高快,P积累相对减慢。P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高生长比株重快,P积累也相对更快。  相似文献   
157.
入世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的格局特征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在进出口双向快速增长的局面下,保持了净出口态势。文章在总结中国水产品入世几年来进出口的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以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增强质量竞争力是优势水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未来几年对国外捕捞类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大规模增长,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特征短期内不会有显著变化。最后,基于提高出口水产品竞争力、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的目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8.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由初孵仔鱼至23日龄的大鳞鲃消化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初孵大鳞鲃仔鱼卵黄囊呈圆球形,消化道位于卵黄囊上方并伸展至卵黄囊后部,由柱状上皮细胞所组成,大部分为细胞索。2日龄时,口裂形成,口咽腔向鱼体后部进一步延伸。4日龄时,大鳞鲃的消化道由口至肛门全部打通,消化道分化为口咽腔、食道、前肠和后肠四部分。5日龄时,整个食道形成黏膜层,杯状细胞迅速增多,开始形成纵向褶皱。7日龄时,肝脏和胰脏的基本结构形成,并在肝脏和胰脏之间出现由单层柱状细胞围成的胆囊。10日龄时,卵黄囊消失,大鳞鲃完全通过摄取外界食物获取营养。10日龄—14日龄,消化道长度增长,褶皱加深,吸收表面积增加。14日龄后,通过大量摄食外源食物,大鳞鲃的体长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59.
锯缘青蟹促雄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以OlympusBH-2型显微镜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促雄腺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促雄腺附着于射精管近末端,发育过程可分为4期:Ⅰ期促雄腺短小,腺细胞数量少;Ⅱ期促雄腺呈明显的索状;Ⅲ期促雄腺体积达到最大,一些部位膨大增生;Ⅳ期促雄腺不再生长,腺体急剧退化。腺细胞具有2种类型:A型细胞,核圆、异染色质少、胞质染色浅;B型细胞,核扁平、异染色质多,细胞染色深、界限不清晰,有时细胞质消失。促雄腺发育过程中,A、B型细胞数量、比例发生变化。B型细胞为A型细胞完成分泌后的存在形式,B型细胞比例反映了促雄腺分泌活动的状况。锯缘青蟹促雄腺发育和精巢成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0.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不同品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无核白鸡心发病最重,红富士、奥特姆无核、巨峰发病较轻;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用药时建议重点防治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可提高防治效果。2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病易克乳油2 000倍液和50%白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较好,可在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和大流行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