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不同添加剂和日粮类型对黄牛瘤胃原虫计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莫能霉素、盐霉素添加剂和自制的复合营养舔(饲)块饲喂本地黄牛,研究其对瘤胃原虫(Rumen protozoa)计数厦瘤胃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牛日粮添加莫能霉素、盐霉素使瘤胃原虫数减少,而补喂舔(饲)块使原虫数增加。同时发现,喂稻草型日粮时,黄牛瘤胃原虫计数较放牧时少。研究我国养牛条件下原虫的作用对牛饲料添加剂、瘤胃调控制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奶牛生产寿命的估计方法、遗传力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国内奶牛生产寿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益生肠球菌应用于断奶仔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是困扰养猪业的严重问题,随着饲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禁止使用,寻求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新的生长促进剂成为研究的热点.益生肠球茵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粪肠球菌(Engerococcuw faecalis)和屎肠球茵(Enterococcus faecium),有关益生肠球菌作为饲料添加荆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其作用机制及有效包被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介绍益生肠球茵在动物饲养,尤其是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乳牛产乳量与几项系统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武汉市武昌奶牛场、八一奶牛场 1995~ 1999年 5 6 3头荷斯坦牛的产奶量记录为材料 ,采用多项式回归法 ,研究了武汉市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其泌乳天数、胎次和产犊月份 (季节 )几项因素之间的一元回归关系以及与年—季、胎次和泌乳天数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得出了 4个最优回归方程 ,其拟合度 (R2 )分别达到 0 95 6 (P<0 0 1)、0 990 (P <0 0 1)、0 988(P <0 0 1)、0 5 6 3(P <0 0 5 ) ,并据此制订了武汉市乳牛产奶量的校正系数表 ,供生产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不同热应激条件下添加二氢吡啶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头三胎次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4个时期:无应激且不添加二氢吡啶(NS-ND)、无应激添加二氢吡啶(NS-D)、应激但不添加二氢吡啶(S-ND)、应激且添加二氢吡啶(S-D),二氢吡啶添加量为每头牛3.0g/d(即0.6mg/kg体重)。[结果]S-ND时期与NS-ND时期相比,瘤胃液中pH值降低,NH3-N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瘤胃液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显著下降(P0.01),其中乙酸的百分比含量下降,丙酸和丁酸的百分比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丙比呈稍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13);应激和无应激时期添加二氢吡啶后,有使瘤胃液pH降低的趋势,NH3-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VFA的浓度显著提高(P0.01),乙丙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添加二氢吡啶对提高热应激时期奶牛瘤胃的发酵功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6.
研究利用武汉市58头公牛的971头女儿2006—2007年间的体型性状鉴定记录及2001—2007年间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配合动物模型,采用REML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了乳房性状、体型总分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乳房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较小。后乳房宽度与产奶性状之间存在强的遗传正相关(0.44~0.89)。后乳房高度与305 d产奶量(0.27)、305 d乳脂量(0.16)存在遗传正相关,而与305 d乳蛋白量(-0.32)存在遗传负相关。前乳房附着与产奶性状基本不存在相关。悬韧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正相关(0.79)。乳房深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负相关(-0.20)。体型总分与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305 d乳蛋白量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故加强乳房性状和体型总分的选择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益。  相似文献   
27.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分离以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通过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1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奶牛染色体的数目为60条,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即X、Y染色体,一般认为雄性动物胚胎的性染色体为XY型,雌性动物胚胎为XX型。由于Y染色体只在公牛才含有,因此,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别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X精子与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生物学差异,根据精子的形态、DNA含量、比重、膜电荷、抗原性、体积等差异,实施…  相似文献   
28.
奶牛日粮添加磷酸脲增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期60d20头奶牛的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食中添加磷酸脲可使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分别提高2.8%、5.6%和8.4%,对乳密度无影响。还能解决奶牛日粮中缺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新型肉牛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建明 《饲料研究》1998,(5):22-23,19
选择年龄1岁左右,体重在250-300kg范围的夏杂生长肥育牛25头,分成对照组和试验1-4组。试验1-4组分别喂给代号为SL、SL2H、SLm和SLs的添加剂预混料,基础日粮对照组相同。  相似文献   
30.
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发现FoxO1第4外显子一个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别分析9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FoxO1该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FoxO1基因有3个基因型,分别是CC、TT、CT。其中等位基因C频率为0.95,是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位点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该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奶牛产犊间隔、空怀期以及初产日龄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犊到发情、犊牛初生重、配种次数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