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31.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32.
减蛋综合征病毒HSH23株与AV127株免疫效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本室分离EDS75VHSH23毒株与AV127参考毒株的免疫效力。[方法]采用本室制备的ND—IB—EDS(HSH23株)三联灭活疫苗和市售ND—IB—EDS(AV127株)三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海兰褐商品蛋鸡,免后采血测定EDSHI抗体,并于免后7周用AV127株强毒攻击。[结果]免后4、7周,本室三联苗EDSHI抗体分别为8.9、8.05log2,而市售三联苗分别为7.6、5.95log2,对照鸡抗体为阴性。攻毒后,疫苗免疫鸡产蛋率始终保持90%以上,而对照组鸡产蛋率急剧下降到40%左右,蛋质量变差;攻毒后第26天对照组试验鸡产蛋开始有所恢复,产蛋率达60%,攻毒后第32~42天产蛋率约75%,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统计3组试验鸡攻毒后6周内平均每只鸡的产蛋个数,本室三联苗组、市售三联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9.48、38.41和26.60枚,每只免疫组鸡比对照组多产鸡蛋12枚。[结论]EDS76VHSH23株、AV127株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3.
采用UF1型工业平板式超滤机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及法氏囊病毒(IBDV)进行了初步的浓缩试验。该设备浓缩工艺简单、效率高,浓缩液HA效价与未浓缩液比较按浓缩比率相应上升。用浓缩液与未浓缩液制成灭活疫苗免疫鸡,均可获得100%抵抗ND及IBD的保护力,以浓缩苗免疫的ND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浓缩苗。试验表明,浓缩苗安全有效,并优于未浓缩苗。  相似文献   
34.
鸡新城疫病毒分离株与La Sota株灭活疫苗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DV分离株及La Sota株为抗源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与油佐剂混合,分别制成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株灭活苗及分离株与La Sota株二价灭活苗。将这三种灭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后,均获得100%抵抗NDV分离株及F48株强毒攻击的保护力;而用这3种灭活苗与La Sota活苗单独或联合使用,免疫带有ND母源抗体的普通鸡后,3种灭活苗的免疫效力不同,分离株灭活苗与价灭活苗对NDV分离株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力明显优于La Sota灭活苗;灭活苗与活苗同时使用,其免疫效力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灭活苗或活苗。  相似文献   
35.
采用意大利TKA公司生产的台式半自动鸡胚接种收获一体机进行了鸡胚接种和收获试验,制备NDVLaSou株及IBVM41株病毒液,共进行了4次机器鸡胚接种和收获试验,同时使用同批鸡胚用人工方式接种和收获作为对照,比较机器与人工接种和收获的速度、鸡胚病毒液的收获量、清亮度及毒价等。结果显示,该设备每小时可接种鸡胚8000—9000枚,收获鸡胚4500枚,机器接种和收获的病毒液的产量、清亮度及毒价等,与人工接种和收获基本相同。试验证明,采用机器接种和收获和人工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2株H9N2分离毒株与其他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8个基因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序列与6个参考毒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2个毒株与6个参考毒株全基因组同源性在91.1%~95.4%,PG08与C/BJ/1/94的全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1.3%;而ZD06与D/HK/Y280/97最高为92.3%。2个分离株的HA基因裂解位点均为PARSSR/GLF,均为H9N2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结论]ZD06株与C/Pak/2/99的亲缘关系最近,属欧亚种系;PG08株与其他毒株亲缘关系稍远,它可能是不同亚支基因重排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胰蛋白酶浓度对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后的HA滴度。[方法]通过3株禽流感H9亚型病毒分别接种MDCK细胞单层,加入含有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的DMEM维持液,每隔24 h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上清液中的HA滴度。[结果]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培养液上清液中的HA滴度最高,达到7 log2(1∶128)。当病毒的接种浓度为10-3和10-4时,MDCK细胞在96 h几乎全部病变,峰值出现在接种后的72~96 h。[结论]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有利于H9亚型AIV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  相似文献   
38.
试验旨在通过DF-1细胞增殖获得高效价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抗原。通过病毒接种量、收毒时间、接毒时间、温度和维持液血清浓度5个培养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对IBDV BJQ902株在DF-1细胞上的增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BDV BJQ902株在DF-1细胞上最佳增殖条件为:在37℃条件下培养,接毒量在0.01%~0.1%之间,接种时间为细胞传代后生长48~72 h,维持液血清浓度为1%~2%,收毒时间为病毒接种后60~72 h。在此培养条件下增殖病毒毒价在108.3~108.7 TCID50/0.1 mL之间。  相似文献   
39.
禽用疫苗病毒浓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ILTRON中型盒式超滤系统,分别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0,50,100及300 K 4种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NDV,AIV,EDS76V,IBV及IBDV共5种病毒抗原液进行了浓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这4种孔径的超滤膜均可用于上述5种病毒液的浓缩,其病毒的截留率可达99.9%~100%;采用各种病毒浓缩液、未浓缩病毒液及超滤液制成各种相应浓缩苗、未浓缩苗及超滤液乳剂免疫试验鸡。试验证明,浓缩苗明显优于未浓缩苗,在病毒浓缩过程中均未出现有效抗原成分的丢失,其抗原性也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0.
1998 年6 月~7 月,河北省玉田县某个体户蛋种鸡场孵化出的海赛商品蛋鸡连续7 批共6 万余羽,在30~80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制成匀浆乳剂,接种 S P F鸡胚,可引起典型的鸡胚矮小。卷曲、僵化、中肾尿酸盐沉积等鸡胚病变。电镜观察鸡胚分离物可见大量冠状病毒粒子;分离物能与标准 I B V 阳性血清( M41 株抗血清)中和呈现阳性反应;分离物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滤液处理,可呈现血凝活性;分离物对氯仿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 代分离物(腺胃匀浆乳剂在鸡胚中盲传5 代的培养物),接种1 日龄及7日龄 S P 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 的鸡出现了极度消瘦、腺胃肿大等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而用第5代分离物接种鸡后,鸡只正常生长发育,未出现任何症状。分别取2 个组鸡的血清进行17 种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接种腺胃匀浆乳剂的鸡只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 E V) 抗体, 表明腺胃内可能存在 R E V;另外,2 个组的鸡 I B V 抗体均为阳性,除此之外其他病原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证实,我们从发病鸡腺胃内分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