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6年11月,广东省某市某种鸽场的哺乳期肉仔鸽发生较严重的死亡,发病期间全场每日死亡仔鸽数较平日显著增加,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现场防治措施等方面综合分析,诊断为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一、危害性鸡毒霉浆体(MG)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CR)。由于CRD致使鸡产蛋量或产肉量下降,蛋壳品质不佳,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用体淘汰率增多,因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MG可通过种鸡垂直传给后代,使幼鸡易发生呼吸道病。二、建立无MG鸡群比预想的要困难得多1.有MG的鸡舍内疾病传播相对迅速。因此鸡群一旦感染MG,从防疫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整群清除,而不能像鸡白痢杆菌病一样,仅淘汰阳性反应鸡。但整群清除的做法在生产实际中显然行不通,因为这样将造成相当巨大的经济损失。2产蛋鸡通常饲养在多日龄混养的鸡场。鸡群一旦感…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LTR基因在骨髓瘤病变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 NX0101致病中的作用,利用反向遗传将血管瘤病变型ALV-J HN06株中两端LTR元件替换至NX0101株的相应位置,拯救出重组病毒NX-HNLTR株.人工接种7日龄SPF雏鸡,分别检测NX0101株和NX-HNLTR株对鸡体的影响.感染鸡生长都较慢.感染NX0101株的鸡,胸腺指数和腔上囊指数明显比对照组低,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波动较大,骨髓和脾脏在攻毒后3周可检测到病毒整合到基因组中,胸腺和腔上囊在攻毒后6周才检测到.感染NX-HNLTR株的鸡脾脏指数明显比对照组低,攻毒后2周可检测到病毒整合到脾脏基因组中,骨髓和胸腺分别在攻毒后3周和6周检测到.结果提示,LTR对NX0101株感染鸡的免疫器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将套式PCR与荧光RT-PCR技术相结合,叠加这两种技术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优势,建立敏感性高于常规荧光RT-PCR的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从GenBank下载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HA基因序列,通过比对选取较为保守的片段,设计AIV通用型及H5亚型套式荧光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阳性对照,构建目的片段重组质粒;经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禽流感病毒及H5亚型AIV,在30份鱼类养殖水样中检测到19份阳性样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具有高通量、快速的特点,可对大批量样品同时进行检测,试验耗时仅需5 h,是自然环境样品中极微量禽流感病毒检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试验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env及LTR基因,根据它们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4~5对siRNA,并将其克隆至pSilencer 4.1,构建siRNA重组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染DF-1细胞6 h后以103 TCID50接种ALV-J,利用Real-time RT-PCR在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重组质粒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相比,pSi4.1-env各重组质粒对env基因的抑制效果达到18.15%~63.43%,pSi4.1-LTR各重组质粒的抑制效果则达到19.37%~45.41%。  相似文献   
26.
血管瘤相关禽白血病病毒CD08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ELISA抗原检测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从湖南常德某集约化养殖场的疑似禽白血病感染的蛋鸡中分离到1株血管瘤相关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命名为CD08.利用特异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检测和gp85扩增,将测序得到的gp85序列与国内外各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相同区域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4.3%~92.9%之间,其中与属于ALV-B的MAV-2株相似性最高,而与美国ALV-J ADOL-7501株相似性最低.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D08株的gp85序列与MAV-2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7.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鸡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的临床表现、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免疫功能、病毒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探讨了该病毒对鸡高致病性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8.
对1株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进行了金刚烷胺耐药性的鉴定.应用RT—PCR获得了AIV178株的M基因,序列分析显示M2蛋白有S31N的点突变;动物试验发现该毒株对200mg/L金刚烷胺饮水途径给药仍有抗性.结果表明AIV178分离株具有对金刚烷胺的耐药性,而且M2蛋白的第31位氨基酸突变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29.
抗性基因在鸡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家禽》2006,28(17):55-57
提高家禽抵抗传染病和产生球虫病防御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提高家禽天然抵抗力是关键,因此加强家禽遗传抗病性研究和应用对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地方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海南省和广西省的几个发生呼吸罗音、鸡群全群发病、死亡率不高的疑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的鸡群,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了4株IBV分离株(HaN-1/95、HaN-2/95、GX-1/98、GX-2/98),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病毒的致病性、病理组织切片、鸡胚矮小化、对NDV的干扰、电镜特征等生物特性鉴定及IBV基因组特异性3′末端非编码区的一段保守序列的RT-PCR和巢氏PCR鉴定。结果表明4株IBV分离株,均能产生呼吸困难、罗音等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切片,气管、肾脏等组织表现为上皮细胞受损、固有层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及组织坏死;对NDV-B1株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其各自的传代物都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多数近似为圆形,直径75-200nm,有囊膜,表面有一圈杆状纤突排列成花冠状,符合IBV的典型特征;基因组3′末端UTR的RT-PCR和巢氏PCR鉴定,4个分离株分别都扩增到293bp和172bp的特异目的片段,通过测序比较毒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与GeneBank中IBV H52等标准株的3′末端UTR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以上结果表明4株分离病毒都是IBV,为下一步的IB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