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9篇
  2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以集体林区的林业生产经营为背景、以商品林的经营为研究对象,采用制度性因素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下构成的成本效益与风险的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了林业制度性因素对林业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制度性因素是经济激励的基础以及保证经营主体获得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前提条件,但只有在同时突破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后,林业经营主体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预期收益以及预期收益得到保障和实现,进而农民及其他社会的力量将投资于林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2.
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生态学、生理学及生理生态学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进展,探讨与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指出胶园养分循环的生理生态平衡研究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3.
近几年来,田旋花、菟丝子、列当3种恶性杂草在焉耆垦区危害日趋加重,多发生在高水肥条田,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危胁,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形态特征 1.1田旋花又名藤藤草,属旋花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茎蔓性缠绕。叶互生,逆时针右盘旋。花为小喇叭形粉红色,蒴果球形成圆锥形,挂在茎蔓上。种子4-6粒,黑褐色。  相似文献   
94.
【目的】调查海南省主要油棕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评价土壤肥力,为海南省油棕种植区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海口、陵水、儋州、定安、文昌等市县的油棕种植园采集油棕根际表层(10~20cm)土壤,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等12个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调查样点的pH较适合油棕的生长;油棕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含量较高的为儋州市和定安县,其次为海口市,最低的为文昌市和陵水县;海南省油棕园土壤交换性钙普遍供应充足,交换性镁除文昌市椰子所含量较低外,其他调查样点不存在缺乏现象;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除文昌市和陵水市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点处于中等以上含量水平;整个海南省调查样点油棕地存在缺硼现象。【结论】应通过施肥,提高文昌市和陵水县土壤肥力水平,满足该地区油棕生长的需要;重视硼肥的施用,以改善海南省油棕园缺硼现象。  相似文献   
95.
香蕉产业作为海南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饱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迫切需要建立预警体系保障海南香蕉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依据稳定性、统一领导、层次性管理、分工协作、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构建原则,提出了海南香蕉产业预警体系框架,并对预警信息系统中的预警监测系统尧预警分析系统、预警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96.
典型岩溶区板栗树下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岩溶区板栗树下土壤pH值的变化及其与盐基饱和度的关系,以广西隆安县典型岩溶区为研究区,分别测定了旱季与雨季洼地2年生、5年生、10年生板栗树和洼地草地、坡地灌木丛的土壤剖面pH值,土壤在20、50、80 cm深处的交换性盐基总量,交换性Ca2+、Mg2+、Na+、K+的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并对板栗树下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和交换性Ca2+、Mg2+、Na+、K+的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树下土壤pH值偏低,呈弱酸性,这可能与板栗树的种植有关;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72),与交换性Ca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32),与交换性Mg2+、Na+、K+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通过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分析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旱地、灌丛、果园、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石灰土有机碳库容大小、各碳库平均周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5.41~20.10g/kg,13.07~31.16g/kg,9.38~14.74g/kg,30.82~37.52g/kg。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小,分别为0.61%~0.93%,0.95%~1.24%,0.77%~1.00%,1.49%~1.66%。缓效性有机碳库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21.13%~30.18%,13.58%~23.46%,29.54%~46.58%,30.39%~33.84%。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7,8,7,12年。惰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9.18%~78.26%,75.27%~85.47%,56.63%~69.70%,64.64%~68.12%。延长缓效性碳库驻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关键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总量、土壤碳酸钙含量、总钙量、土壤pH值、全氮含量、C/N与土壤有机碳各库库容及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腐殖质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库及周转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及周转时间。  相似文献   
98.
围绕信息技术在农业田间数据采集与控制上的应用关键问题,阐述了农业生产管理对物联网、WSN及FID等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学者对农业田间数据采集与控制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影响农业田间数据采集与控制的关键技术,在现有成熟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田间数据采集与控制的发展思路,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建设是可行的,为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热带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和农业智能机械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海南境内橡胶种子的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种子的含油量达55%;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包括豆蔻酸0.1%、棕榈酸8.8%、棕榈油酸0.3%、硬脂酸7.9%、油酸25.0%、亚油酸39.0%、亚麻酸18.O%、花生酸0.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82.3%.  相似文献   
100.
综述国内外橡胶林氮素研究进展,分析橡胶林氮素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系统动态模拟与指导施肥相结合是今后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