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玉米“四两”两高栽培技术研究旨在鄂西北北区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液带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三熟制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采用掖掖单12号,6月底露天钵育苗,密度7万株.hm^-2定产定肥,在大早之年平均高产6502kg.hm^-2,利润2202元.hm^-2;比CK增产1 ,增利2.2倍。  相似文献   
22.
自2006年5月以来,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入13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经试验后,初步筛选出5个适应性强、产草量高的苜蓿品种在红河州的个旧、弥勒、泸西、蒙自、建水、石屏、元阳等县(市)进行示范种植。为更好地指导田间生产,掌握不同播种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速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3.
我国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阶段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10余年,我国枸杞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种植布局不断优化,加工水平逐步提升,产业水平区域分化等四大特点。从生命周期来看,我国枸杞产业总体处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但各个产业环节生命周期阶段差异较大。未来,我国枸杞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其增速将进一步回落,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枸杞产业将呈现以下趋势特点:供求逆转促使竞争更加激烈,创新成为产业新动力,绿色化、生态化成为产业鲜明特征,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新生增长点,产业链将实现分化与重组。通过分析,以期能为区域制定正确的枸杞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机载小光斑LiDAR技术的亚热带森林参数信息优化提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借助机载小光斑LiDAR 点云和地面调查的73 个样地数据,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主成 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分别优化筛选LiDAR 提取变量;在此基础上,拟合最优模型估算各森 林参数并评价精度; 最后基于最优模型进行蓄积量的升尺度制图。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的最优 LiDAR 提取变量为平均高度(hmean)、60%冠层返回密度变量(d6 )和高度变异系数(hcv ),且这3 个变量在逐步回归 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中多被选中;逐步回归法拟合模型效果最好(R2 为0.39 ~ 0.84),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R2 为0.32 ~0.77)和主成分分析法(R2 为0.26 ~0.74)次之;就各森林参数而言,Lorey爷s 树高(R2 为0.74 ~0.84)和优 势树高(R2为0.73 ~0.82)的估算精度最高,胸径(R2 为0.48 ~0.57)和蓄积(R2 为0.46 ~ 0.55)次之,而株数(R2 为 0.35 ~0.44)和胸高断面积(R2 为0.29 ~0.39)最低。   相似文献   
25.
中国亚热带地区油茶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目前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之一,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降尺度历史(1960~2009年)和未来(2010~2099年),来源于全球环流模型MIROC3.2medres A2情景)高分辨率年均温数据为基础;首先,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对亚热带地区1980~2009年、2010~2039年、2040~2069年和20 70~2099年时期油茶温度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并将其划分为最适宜型、适宜型、次适宜型和不适宜型。适合油茶生长区域有着较为明显的向北偏移趋势,适宜型区域到2010~2039年时期已经到达亚热带的东北部边界,最适宜型区域到2040~2069年时期也到达了亚热带北部边界,与1980~2009年时期相比,未来三个时期的最适宜型和不适宜型面积均有所增加,而适宜型和次适宜型面积有所减小;其次,分析亚热带地区油茶温度适宜度时间变化,油茶温度适宜度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后,分析油茶温度适宜度倾向率和变率的空间分布,亚热带东南部油茶温度适宜度下降最为明显,而东北部地区有着较高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6.
“四两玉米”的主要种植制度是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套作三熟。采取小麦,玉米宽窄幅布局利用多收小麦和玉米的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27.
生物有机肥在糯玉米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生物有机肥对糯玉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生物有机肥(大三元肥及大二元肥)处理的糯玉米生长健壮、光合效率高、优势明显,在拔节期开始发挥肥效,其果穗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化肥处理。②在增产性上,大三元肥处理的糯玉米(单穗)的产量高达12688.97kg·hm-2,比化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6.0%~6.9%。③在提高品质上,大二元肥处理的糯玉米粗蛋白含量达11%,大三元肥为10.8%,明显高于化肥处理。④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化学性质,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  相似文献   
28.
冬小麦氮素渗漏淋失规律测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麦田渗漏水中氮素的变化动态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田渗漏水中氮素以NO3-N为主,NO3-N作为氮素在土壤中流失的主要形态将成为施用氮肥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施用精制有机肥代替部分化学氮肥有利于减少麦田渗漏水中氮素的淋失,施用腐熟的精猪粪没有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29.
以上农香糯与上农黑糯07为父母本正反交,和以上农黑糯07与铁桂丰为父母本正反交,杂交当代所结种子(F_1)的种皮色素与母本相同,F_1 所结种子(F_2)种皮色素均为黑色,黑色表现显性.F_2 所结种子(F_3)种皮色素表现株间分离,有黑色、黄褐色和白色3种,一株内种子颜色基本一致.黑色、黄褐色和白色种子的植株,其分离比例符合9∶3∶4的比例,是两对基因互作的结果,互作的形式是隐性上位.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利用3-PG模型估算江苏南部地区杉木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LAI),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丘陵地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气候和林分观测历史数据确定3-PG模型参数并运行模型,估算杉木人工林的LAI和林分不同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并对预测值和观测值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初始林分密度为4 6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在5年时林分达到郁闭,LAI为5.5;干生物量在23年达到最大值,为74.5t/hm2;根和叶的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后减,根生物量在第10年达到最大值(17.5t/hm2),叶生物量在第6年达到最大值(10.25t/hm2)。【结论】3-PG模型预测结果较好,除叶生物量外,LAI、干和根生物量预测值均与观测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