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杜长大商品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影响,试验以45头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5头猪。试验Ⅰ组为日喂3餐组,试验Ⅱ组为日喂2餐组,试验Ⅲ组为自由采食组。结果表明:1)25~10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组的日增重分别高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4.67%、9.61%(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19.10%、18.66%。100~15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组日增重分别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11.89%、9.67%(P0.05),饲料转化率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37.54%、39.50%。2)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除了60~100 kg体重阶段外,均以自由采食组最高,日喂2餐组为低。3)活体背膘,自由采食组显著大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P0.05)。4)血液理化指标,除了白蛋白、总胆红素外,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白蛋白,日喂2餐组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而血液总胆红素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表明日喂2餐有利于改善机体蛋白质吸收及肝功能。试验结果表明,25~10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可提高猪的日增重,但降低了饲料转化率;100 kg体重以上阶段,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降低。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日喂2餐组最佳。  相似文献   
42.
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的生长育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洛克×(杜洛克×陆川)(DDL)、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和PIC 3个杂交组合(配套系)商品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了育肥饲养对比试验,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试验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活体背膘厚.结果表明,DDL、DLY和PIC商品猪在增重速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以PIC...  相似文献   
43.
以2BZQZ-3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气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孔径吸孔的局部吸种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吸孔在空载工况、种子被横向和纵向吸附的负载工况时吸孔周围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播种性均匀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空载和负载时,气室下部吸孔的上下负压区相对压力分布均匀,气室内吸孔之间的气流没有明显干涉;种子被横向和纵向吸附时,种子表面的气流主要集中于吸孔与种子间;随着吸孔直径增加,种子表面的有效受力面积基本呈线性增加,种子被横向吸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随孔径增加明显升高,而种子被纵向吸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变化较小,种子被横向吸附时受到的表面力明显高于纵向吸附时的表面力,有利了提高吸种率和携种稳定性。播种试验表明,播种后水稻种子在秧盘内分布均匀,总体播种均匀性系数为94.9%。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紫花苜蓿鲜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60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不添加紫花苜蓿鲜草,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5%、10%、15%紫花苜蓿鲜草。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紫花苜蓿鲜草平均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1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15%紫花苜蓿组最低(7.90元),5%紫花苜蓿组最高(8.17元)。干物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5%紫花苜蓿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粗蛋白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5%紫花苜蓿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粗纤维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3个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紫花苜蓿组极显著高于5%紫花苜蓿组(P<0.01);血糖,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紫花苜蓿组极显著高于10%紫花苜蓿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10%紫花苜蓿组与15%紫花苜蓿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紫花苜蓿组(P<0.05)。结果显示,仔猪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鲜草能提高仔猪增重,对血液理化指标无不良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紫花苜蓿鲜草适宜添加比例为5%~10%。  相似文献   
45.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近几来的生产实际调查和对富县苹果腐烂病的监测、防控,结合当地苹果腐烂病发生的特点,对腐烂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施肥料强树势、保护伤口防入侵、秋季预防是关键、春季刮治为补充的防治策略,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富县是陕西省确定的首批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县,褐斑病是为害该县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有逐年加重趋势。总结阐述了该病在本县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与气候、果园果树种植密度、树龄的关系,分析了该病逐年加重发生流行的原因,提出了对该病的监测预警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7.
玉米“四两”高产技术,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创建两苗(春、夏玉米营养钵育苗)、两膜(春玉米钵苗塑膜覆盖、中高山玉米地膜栽培)、两定(定产定肥)、两保(保土保水)(即“四两”)的农业系统工程措施,实现年产粮食18134kg/hm^2,利润5495元/hm^2,与两熟制比,粮食增产10409kg/hm^2,净增154%。  相似文献   
48.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造林树种,杉木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不仅能够提供经济价值也能够改善单一化种植导致的生态问题,为该树种建立合适的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种出材率能有助于复合经营方式的精准决策。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研究区,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立木点云数据,提取并计算立木参数,建立一元材积模型和削度模型,编制一元材积表和材种出材率表。结果表明:激光点云所提取的胸径与实测胸径所拟合的线性模型斜率为0.992 1,R2为0.982 1;研究区最优杉木一元材积模型为指数模型,该模型R2为0.956 3,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5%以内,编制一元材积表可用于研究区杉木的立木材积估计;研究区最优杉木削度方程为改进4参数的Schumacher模型,模型的R2为0.936 8,并以单木结果推算林地单位面积平均径级材种出材量并编制材积表。  相似文献   
49.
立体农业是指从不同空间来配置农业,从多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便在较小的面积上,用较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上海走立体农业的道路,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回顾过去和现在,可以预测未来有四种趋势:  相似文献   
50.
三、渔牧农复合立体农业 上海郊区河网密度大,湖荡星罗棋布,江海滩涂广阔,发展渔业的潜力很大。郊区可养殖水面约50万亩,已养水面31万亩,尚有38%的水面没有利用。即使已养殖的水面,潜力也是很大的。目前,郊区一般鱼塘亩产量仅66斤(全国平均产量为100多斤),精养鱼塘也不过300多斤;而南汇水产养鱼场利用立体复合农业,精养鱼塘1981年和1982年分别亩产鲜鱼1004.5斤和1078.7斤,比一般鱼塘增产14.2倍。1982年,全场提供商品鱼22万斤,珍珠104斤。年产鲜牛奶71万斤,净收入49.5万元。该场从1952年开始养鱼种,有鱼塘35亩。19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