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的遗传特性,利用WOMBAT软件,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了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不同阶段体重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初生重遗传力较低,为0.090,断奶重、70日龄体重和18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47、0.302和0.157,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重性状受母体效应的影响比较大,母体效应估计值在0.140~0.618之间,且生长早期受母体效应的影响比生长后期大。  相似文献   
102.
山西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和长白猪作为杂交亲本,采用复杂杂交和标记辅助选择,经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一个专门化高产仔母本系。结果表明:6世代6月龄体重比0世代提高了15.65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3.67kg,断奶重提高了0.51kg,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8.90g,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在体尺性状方面,6世代体高、体长和胸围比0世代都有显著提高,背膘厚下降了2.6mm,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结果表明,山西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03.
试验旨在探讨马身猪和大白猪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及其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马身猪和大白猪0~6月龄血清中GH和GHR的浓度。结果表明,马身猪和大白猪在0~6月龄血清中GH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着日龄的增长,血清中GH浓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在4和5月龄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又逐渐降低,但与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3和4月龄时,马身猪血清中GH浓度略高于大白猪,而在其他月龄,大白猪血清中GH均高于马身猪;0~6月龄,马身猪血清中GHR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大白猪血清中GHR的含量在1月龄时最低,与4月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月龄差异显著(P<0.05),其他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0~2月龄,马身猪血清中GHR含量高于大白猪,但只有在1月龄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3~6月龄,大白猪血清中GHR含量高于马身猪,且在4和6月龄时差异显著(P<0.05),5月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GH和GHR浓度与猪的发育阶段和遗传背景有关,其变化规律与猪生长速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4.
试验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山西马身猪、山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490头猪的DE-CR1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结果显示,DECR1基因外显子2位点存在多态性,表现出AA、BB和AB 3种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猪种都是等位基因B为优势基因;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山西白猪和杜洛克猪处于平衡状态,山西马身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处于非平衡状态;各品种猪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山西白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6个猪种392个个体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采用GLM程序分析了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山西白猪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ADIPOQ基因外显子2的89 bp处检测到G→A错义突变,引起缬氨酸(Val)向异亮氨酸(Ile)的转变。ADIPOQ基因外显子2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2个等位基因:A和B。杜洛克猪中只有BB基因型,长白猪、大白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马身猪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在引入品种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96、0.96和1.00;在地方品种马身猪中A等位基因频率(0.52)略高于B等位基因(0.48);在培育品种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78,介于引入猪种和地方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在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杜洛克猪与长白猪、大白猪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长白猪和大白猪间差异显著(P<0.05),任意一个引入品种与马身猪、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DIPOQ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对断奶重有显著影响,其中BB基因型个体28日龄断奶重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和AB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说明该位点只在个体发育早期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猪MYNN基因可变剪接体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克隆猪MYNN基因的可变剪接体,并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各转录本的时空表达特性。本研究以马身猪为试验动物,采用RT-PCR技术对猪MYNN基因全长CDS区进行克隆,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在心、肝、脾、肺、肾、小脑、小肠、胰、胃、肌肉和脂肪组织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YNN基因的表达谱进行研究,并在胃和肌肉组织中进行发育性表达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出猪MYNN基因的两个转录本MYNN-1(GenBank登录号:KY470829)和MYNN-2(GenBank登录号:KY670835)。MYNN-1的CDS区全长1 830bp,编码609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可溶性稳定蛋白质;MYNN-2的CDS区全长1 746bp,编码58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可溶性不稳定蛋白质;与MYNN-1相比,MYNN-2少了84bp,缺失第6外显子,且通过功能结构域预测发现,MYNN-2比MYNN-1少一个C2H2类型的锌指蛋白结构域;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发现,猪MYNN基因的两个转录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北极熊、山羊、马、家犬等物种的同源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说明MYN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MYNN-1和MYNN-2在马身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各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马身猪胃、小肠和胰中高表达,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各组织(除肾)中MYNN-1的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MYNN-2(P0.05;P0.01),说明MYNN-1为主要亚型;随着日龄的增加,MYNN-1和MYNN-2在胃中的表达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背最长肌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MYNN基因的两个可变剪接体,并推测MYNN在猪的消化吸收以及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从线粒体水平上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方蜜蜂亚种分化的研究及我国境内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公开的E2、H2引物对11个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利用相关软件和网站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该序列长度为471bp;序列中共有9个位点发生变异;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云南保山东方蜜蜂缺少一个SwaⅠ酶切位点;部分编码蛋白序列比对表明,海南海口和吉林安图东方蜜蜂各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与GeneBank上公开登录的国内外有关东方蜜蜂相关序列的比较表明,单纯利用非编码区序列对比,不能把日本蜜蜂同中国大陆的东方蜜蜂区别开来;COⅡ基因部分序列对比显示,东方蜜蜂的线粒体类型包括:日本-韩国型、中国大陆型、中国台湾型、马来西亚沙巴州-印度黑色蜜蜂型、中国海南型、印度黄色蜜蜂型、泰国南部型和印度黑色蜜蜂型。【结论】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海南东方蜜蜂由于长期的海岛隔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群,支持了通过形态学认定的海南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的观点。本研究部分测序结果已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网站Gene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DQ385854,DQ388602~DQ388609。  相似文献   
109.
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马身猪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技术检测ATP 5A 1、NDUFAB 1、CPOX、NDUFB 7、NDUFV 1和PSTPIP 2在不同日龄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采用MEGA7.0软件进行物种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6个基因在不同日龄的马身猪和大白猪上均有表达,但随着日龄增长,基因的表达趋势不同。在马身猪中,ATP 5A 1、NDUFAB 1、CPOX和NDUFB 7的表达量均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PSTPIP 2表达量随着日龄增长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DUFV 1表达量随着日龄增长没有显著变化。在大白猪中,ATP 5A 1和NDUFV 1表达量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NDUFAB 1、CPOX和NDUFB 7随着日龄增长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PSTPIP 2表达量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升高。组织表达谱发现,6个基因在脂肪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另外,其在7种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趋势不同。亲缘关系与进化树分析显示,6个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猪肌肉脂肪酸代谢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山西瘦肉型猪SD-Ⅱ系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山西瘦肉型猪SD—Ⅱ系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繁殖性状存在负的母体效应 ,表型变化不稳定 (呈亲代高子代低 ,亲代低子代高的趋势 ) ,不适宜用表型选择进行选择 ;(2 )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平均重、泌乳力、断奶窝重、断奶个体平均重、断奶头数、总乳头数的遗传力分别为 0 2 30、 0 2 42、 0 2 19、 0 2 5 7、 0 184、 0 12 8、 0 40 8、 0 419、 0 5 0 2 ,与国内文献报道结果相近 ,而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 (3)繁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都比较强 ,断奶头数与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因此应作为繁殖性状的主选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