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蛋重对孵化率、雏鸡的出生重有显著地影响,出生重对雏鸡前期的成活率影响显著,对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认为提前利用种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选择山东省内应用范围广、宣传力度大的不同剂型垫料发酵菌剂,采用微生物培养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离和鉴定其中的好氧发酵菌,并对其进化关系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发酵菌剂中主要有效菌均为芽孢杆菌属,菌种数量在108个/g以上,其有效菌间遗传进化关系很近,同源性都在99%以上;红糖水培养对发酵菌剂E、F的增殖效果不稳定,培养液中含菌量都不到108个/g,粉剂型含菌量高且稳定、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3.
随着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养殖业所产生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日益增大.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我国畜禽粪尿总排放量达4 06亿t.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OLR13′UTR A223C多态与奶牛乳脂率高低紧密关联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iRanda(1.0)软件装载牛microRNA数据库,预测OLR13′UTR潜在的microRNA。[结果]共预测16个microRNA靶标,OLR13′UTRA223C突变定位于bta-miR-370靶标种子序列的互补区。[结论]由于OLR13′UTRA→C突变导致bta-miR-370靶标的消失,为OLR13′UTR A223C多态与奶牛乳脂率高低紧密关联的分子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笔者从山东地方鸡种保存、种质特性评价、品系选育和饲料营养等方面,对近年来针对山东地方鸡种遗传资源保存及创新利用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下一步地方鸡种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脂滴包被蛋白基因(perilipin,PLIN)在济宁百日鸡、汶上芦花鸡等5个地方鸡种和1个培育品系中的遗传多态性,并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鸡胴体及脂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6个供试群体中检测到1个Pst Ⅰ酶切突变位点,测序证实为新发现的鸡PLIN基因2224 bp处G→T突变,该突变位点在供试群体中共检测到两种基因型(A1A1和A1A2),等位基因A1在所有供试群体中均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LIN基因2224多态位点对鸡胴体性状和脂肪性状影响均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1A1基因型个体在胴体和脂肪性状上总体优于A1A2基因型个体,但各性状均值在两种基因型个体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该位点不能作为鸡胴体和脂肪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技术对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汶上芦花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 bp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的频率最高;3种基因型(AA、AB和BB)在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的繁殖性状指标上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汶上芦花鸡繁殖性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内含子6在济宁百日鸡、莱芜黑鸡等4个地方鸡种和1个培育品系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鸡胴体及脂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5个供试群体中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测序证实为新发现的鸡PLIN基因2 467 bp处G→A突变,该突变位点在供试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1A1、A1A2和A2A2,2个等位基因:A1和A2。等位基因A1在所有供试群体中均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LIN基因2 467 bp位点对鸡部分胴体性状和脂肪性状影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1A1基因型个体活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显著高于A2A2基因型个体(P<0.05)。A1A2基因型个体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1A1和A2A2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表明,PLIN基因对鸡胴体及脂肪性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优质肉鸡品种,南方以三黄鸡、北方以青脚麻羽优质肉鸡为代表的种质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以供应活鸡市场为主,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优质肉鸡以冰鲜鸡、冻鸡及其熟制品的形式销售虽然暂时还不可能完全替代活鸡销售,但其销售量必然稳步增长。优质肉鸡深加工不仅对家禽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改变人们以表型性状识别优质肉鸡的…  相似文献   
60.
该文介绍了817肉鸡到小型白羽肉鸡的演变及成功培育817肉鸡对整个肉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817肉鸡产业面临的市场机遇,指出市场竞争力强、标准化生产体系是肉鸡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支撑。未来规范品种与制种、连锁快餐消费、产业一体化将推动肉鸡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