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草莓是汕头市澄海董坑村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董坑为龙头的草莓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00 hm2,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2002年,农民反映该区发生一种"乌头病",病株根部黑褐色,地上部萎缩或枯死,严重影响农民收成,为此我们进行了田间调查,并试验了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草莓枯萎病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枯萎病在草莓定植后3周左右开始发生。田间发病常出现两个明显的高峰:一个高峰出现在第1次喷施“九二0”1周后;另一个高峰出现在11月底覆盖薄膜后1周左右,盖薄膜之后,地温骤升,病菌迅速生长蔓延,导致植株集中发病枯死。草莓与水稻轮作能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以前1年发病较严重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3.
为完善湿热梨产区早期落叶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以‘翠冠’梨为供试品种,以浅沟护根为对照,探讨了梨树深沟断根控梢保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深沟断根当年对梨梢叶生长、叶部病害、早期落叶具有明显的抑制或延缓作用,单叶重、叶面积、新梢长度、节间长度分别减少0.15g、4.75cm2、18.9cm、0.42cm,叶绿素含量增加4.43,新梢生长期缩短16d,叶部斑点病、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发病指数分别降低0.204、0.026、0.027、0.050,8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中旬早期落叶率分别减少12.9%、36.7%、14.5%,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第2、第3年对梢叶生长抑制作用消减趋势明显,但对叶部病害、早期落叶减轻延缓作用仍保持较强持续效应;与对照相比,叶部4种主要病害发病指数差异仍达显著水平,8-10月中旬不同时期落叶率差异仍保持极显著水平。深沟断根处理可作为梨树叶部病害及早期落叶防控配套措施加于应用,并以每3年结合秋冬基肥施用进行1次为宜。  相似文献   
24.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翠冠’梨在避雨与露地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部病害发生、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程度的差异及其对开花结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梨斑点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梨炭疽病4种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轻微,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的大量落叶期较露地栽培推迟60 d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梨的当年秋冬花芽萌动比例降低了62.28个百分点,花芽数量增加了2.21倍,翌年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0、2.05、2.98倍,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86.66 g和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5.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贴干拉枝技术应用于内膛光秃裸露较严重梨园效应明显,常规定植规格盛产梨园每株贴干拉枝7.2根第2、第3、第4年单株分别可增加产量12.21kg、18.86kg、20.52kg。其适宜时间为枝条生长中后期至翌年萌芽期;适用枝条为萌生于骨干枝光秃裸露部位下端,且发育粗、长度一般宜分别达1.2cm、100cm及以上的强壮1年生枝;操作要点为:用锋利刀具在枝条基部纵刮数道相互平行、长5~7㎝、深达木质部的纵痕,用手把握枝条作前后左右摇摆和将纵刮处作扭伤等软化处理后,并绑扎扭伤后,两用用布条等将枝沿着骨干枝延伸方向绑缚于内膛光秃裸露部位。  相似文献   
26.
龙牙蕉吸芽茎尖经MS+6-BA5.0mg/L+AD20mg/L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后,在MS+BA4mg/L+NAA0.1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不定芽的分化较好,平均分化倍数为2.6倍以上,无根小苗在1/2MS+NAA0.5mg/L+AC1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周后长出新根。组培小苗移栽假植成活率94%,大田栽培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27.
作者更正     
我们在贵刊2021年第1期第130页发表的《梨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主要害虫发生差异调查分析》一文,因在清样校稿时未能及时发现页脚中的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所附编号"2019R11010030-2"实为该项目申请号,现申请对该项目编号进行勘误,更正该项目任务书编号为"2019R1028-2"。谨对贵刊和读者朋友表示深深的歉意!  相似文献   
28.
汕头市地处粤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常年气候温和 ,年降雨量 130 0~ 2 4 0 0mm ,日照时数 190 0~ 2 4 0 0小时 ,年平均气温 2 1~ 2 2℃ ,空气相对湿度78%~ 87% ,年平均霜期 4天 ,年平均霜日 1 4天。汕头草莓栽培始于 1987年 ,从北京引进丽红、宝交早生等几个日本系品种 ,初步试种成功。 1989年从西班牙引进 4个品种 ,其中弗吉尼亚在汕头表现较好 ,1990年开始小规模种植 ,1993年开始试验高山繁苗和北方繁苗 ,以提早结果和采收期。 1993年 10月初开始从北京地区引进苗木进行种植 ,因“北繁苗”已经进入花芽分化期 ,在汕头种植比本地苗提…  相似文献   
29.
台湾青枣综合设施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青枣Zizyphus mauritiana学名为滇刺枣,别名毛叶枣、南枣、缅枣、印度枣等,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由滇刺枣经过改良选育的新兴果树品种。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hm2[1]。潮汕地区有着适宜台湾青枣生长的自然条件,且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很适合台湾青枣商品化生产。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30.
A.P.番荔枝在汕头澄海试种表现为粗生快长,适应性强,4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可开花结果,果实发育天数为春花果120~140d、秋花果140~170d,果实成熟期为9月至翌年3月。介绍了A.P.番荔枝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定植、果园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其中以修剪为主的产期调节技术能使植株在每年的秋季至翌年春季均衡产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