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铜对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艾维菌健康肉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300 mg/kg,高铜Ⅲ组;Cu 400 mg/kg,高铜Ⅳ组,Cu 500 mg/kg,高铜Ⅴ组;Cu 600 mg/kg,高铜Ⅵ组)6周,观察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Ⅰ、Ⅱ组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高铜Ⅲ、Ⅳ、Ⅴ、Ⅵ组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降低,且与日粮含铜量呈负相关,同时胸腺淋巴细胞减少,凋亡细胞比例增高.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日粮铜含量100~200 mg/kg对雏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日粮铜含量300~600 mg/kg程度不同地降低了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培育卷毛突变大鼠近交系,用遗传测交试验分析其遗传表型和规律,同时对其皮肤组织学特征、电解质和生化、血常规、主要脏器指数及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突变大鼠的卷毛性状呈半显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单一显性基因控制;卷毛大鼠毛囊弯曲,排列紊乱;血清电解质和生化、血常规与Sprague-Daw SD大鼠有一定的差异;中期生长发育与SD大鼠有差别,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小于SD大鼠.结果表明卷毛近交系大鼠其表型特征明确,遗传方式清楚,生物学特性有别于SD大鼠,可望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1mg/kg)、高铜日粮I组(Cu100mg/kg,II组Cu200mg/kg,Cu300mg/kgⅢ,Cu400mg/kgⅣ,Cu500mg/kgⅤ,Cu600mg/kgⅥ)六周。结果显示Ⅴ、Ⅵ组雏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穴P<0.05或P<0.01雪。结果表明,500mg/kg以上的高铜日粮对雏鸡上述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以含铜11 mg/kg的基础日粮和含铜量分别为100(Ⅰ)、200(Ⅱ)、300(Ⅲ)、400(Ⅳ)、500(Ⅴ)、600 mg/kg(Ⅵ)的6种高铜日粮6周,探讨高铜对雏鸡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铜Ⅰ组的血清铜蓝蛋白与铜锌SOD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高铜Ⅵ组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铜蓝蛋白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铜Ⅳ、Ⅴ和Ⅵ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血清铜和肝铜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鸡肝脏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20只1日龄艾维因肉鸡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mg/kg,高铜Ⅰ组;Cu 200mg/kg,高铜Ⅱ组;Cu 300mg/kg,高铜Ⅲ组,Cu 400mg/kg,高铜Ⅳ组;Cu 500mg/kg,高铜V组;Cu 600mg/kg,高铜Ⅵ组)6N。高铜Ⅱ组、Ⅲ组、Ⅳ组、Ⅴ组、Ⅵ组雏鸡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肝细胞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溶解消失。除高铜Ⅰ组和Ⅱ组外,其余高铜组肝脏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铜Ⅴ组和Ⅵ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200~600mg/kg可引起肝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6.
在养羊业中,为了减少对草场的过度放牧以保护与重建生态环境,圈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如果饲养不合理,则很容易造成羊群营养缺乏,严重者衰竭死亡。临床上病羊有流口水、口吐白沫的特征,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羊的“清水症”。笔者曾遇到该类病一起,现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雅安县一养羊场,长期采用全圈养方法。羊群饲料来源为购买的饲草和自配的精料。进入五月份以后,雅安县连续数日阴雨连绵,饲养跟不上,起初羊群表现为渐进性消瘦,时间一长开始出现死亡。发病率为75%,病死率达8%,耐过羊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2临床症状病羊体质消瘦,全…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卷毛大鼠与SD大鼠皮肤毛囊形态学区别,探讨卷发机理,采用病理组织学和电镜技术观察突变大鼠皮肤毛囊结构。组织学结果显示卷毛大鼠皮肤毛囊弯曲,毛囊皮质内根鞘鞘小皮层排列不规则。扫描电镜下卷毛大鼠毛干弯曲,毛干横断面为扁平形,根鞘厚薄不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突变大鼠毛囊内根鞘细胞内见多量透明蛋白颗粒与角蛋白丝形成的均质状复合物,排列不规则。研究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可能引起毛囊内根鞘细胞角化过程不一致和中间丝的不规则排列而导致卷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宠物热的兴起,猫乳腺肿瘤的病例明显增加。与其它动物相比,猫乳腺瘤和乳腺癌多为恶性,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发生转移,进而导致动物死亡。笔者曾遇到该类病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养羊业中,为了减少对草场的过度放牧以保护与重建生态环境,圈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如果饲养不合理,则很容易造成羊群营养缺乏,严重者衰竭死亡。临床上病羊有流口水、口吐白沫的特征,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羊的“清水症”。笔者曾遇到该类病一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1mg/kg)、高铜日粮(Cu100mg/kgⅠ、Cu200mg/kgⅡ、Cu300mg/kgⅢ、Cu400mg/kgⅣ、Cu500mg/kgⅤ、Cu600mg/kgⅥ)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雏鸡血清铜蓝蛋白活性显著升高,Ⅴ组、Ⅵ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100mg/kg和200mg/kg的铜能显著提高雏鸡血清铜蓝蛋白活性,而高于500mg/kg时能使其活性降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