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62篇
  104篇
综合类   796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31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流固耦合的除杂风机应力应变及模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除杂风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叶轮在运行中的应力应变对除杂风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叶轮振动是风机的常见故障,所以流固耦合条件下的除杂风机叶轮变形及振动分析对甘蔗收获机除杂风机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除杂风机叶轮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在流固耦合作用下会发生弯曲扭振变形,最大应力分布在叶片与轮毂的交界处,最大应变分布在叶片外缘处;所设计的叶轮最大应力为21.48MPa,小于材料极限应力,而工作转速也远离振动转速,均满足工作要求。该研究为甘蔗收获机的除杂风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主产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年突显出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针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路基灰土改良试验段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其病害主要为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病毒病、干烧心等;虫害主要有菜蚜、菜青虫、棉铃虫、小菜蛾、烟粉虱等。现将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如大白菜,可选用秋绿75、津绿75、津青75等。  相似文献   
105.
106.
洪泽县位于淮河中下游,里下河西部边缘,陆地绝大部分是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河沟密布。由于历史上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所处平原地区,人为干扰强度大,因而,林业发展极为薄弱,林木覆盖率低。  相似文献   
107.
朱学存 《茶业通报》1999,21(3):19-20
地处舒城西南山区的晓天镇是皖西重点产茶乡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单产和效 益一直徘徊,经过几年的“四改”,使得茶树立地条件改善,根系总量和单产增加,提高了正常芽叶比例和鲜叶百芽重,达到了丰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袋栽香菇高产技术探讨吴秀美,吴奋勤,徐木聪(福建德化县食用菌开发办公室362500)袋栽香菇在德化县1986年试种获得成功,1987年在全县推广,到1990年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起全县大面积发展,从1991~1994年四年间共种植袋栽香菇...  相似文献   
109.
110.
荔枝果实熏硫与冷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不仅有迷人的色、香、味,而且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水果中的珍品之一。但荔枝的收获季节很短,又恰在高温夏季,果实在多酚氧化酶和腐病菌作用下,极不耐贮藏、保鲜。因此非产区人们想鲜食荔枝极不容易,即使是能见到果实,其外观已失去诱人的鲜红色。为此长期以来,许多科技工作者为延长荔枝果的保鲜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我国有潭兴杰等(1984年)用亚硫酸氢销和2一乙基代氨基甲酸钠抑制荔枝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报道。在保鲜期方面有的巳达到一个月左右,如黄晓任等(1990年)在SC低温下贮藏荔枝35天,但是未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