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31.
从植物基因组学到育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爱国 《中国麻业》2006,28(1):48-51
在作物的定向选择过程中,不断有新等位基因积累。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这些基因,引发了运用新的基因组学方法来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以及对有关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进行标记。迄今为止,只有少数QTL变异的数量性状核苷酸序列得以报道,采用连锁不平衡以及通过对侯选基因的精细定位或克隆QTL,将加速它们的发现过程。对生理调剂变化不同层次的研究,为作物性状的数量遗传学提供较好的分子基础。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于植物育种将最终取决于数量性状变异的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32.
2010-2011年,我们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苎麻主产区进行根腐线虫病调查;采集苎麻根腐病病蔸和病土,并分别利用改良贝曼漏斗法和蔗糖离心浮选法从病根和土壤中分离植物病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对分离到的植物病原线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苎麻根腐病病根及根际土壤中主要发现4种植物寄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coffeae)、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长针属线虫(Paratylenchussp.)和丝尾属线虫(Filenchussp.);其中,后2种线虫均在苎麻园中首次报道;2)四种线虫中,咖啡短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样品中(约91%);丝尾属线虫次之,存在于54.5%的样品中;穿刺短体线虫较少,存在于少数样品(18.2%)中;长针属线虫最少,仅在13.6%的样品中检测到.3)根际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随麻园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多;同时,土壤类型也对线虫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离和克隆苎麻果胶合成关键酶GalAT基因部分序列,了解其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简并引物RT-PCR法克隆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DNA序列及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研究GalA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克隆了986 bp的GalAT基因部分序列(GenBank注册号:EU131377),可编码328个连续的氨基酸序列;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4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7%和83%;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4可聚为一类;GalAT基因在苎麻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根部的GalAT表达量占大部分。【结论】确定所获得的序列是GalAT基因的cDNA序列;GalAT表达量为根部>叶片>韧皮部>或≈木质部, 在根部的表达量占优势。  相似文献   
34.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中苎1号为材料,采用简并RT-PCR法、RACE技术以及全长cDNA文库筛选,克隆苎麻果胶主要多糖组分的合成关键酶UGlcAE 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 257 bp,编码区长723 bp,可编码241个氨基酸序列。实时定量PCR证实,UGlcAE表达量为根部>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在根部的表达量占优势。该结果对我们后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调控果胶的合成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5.
猪的寄生虫病是与环境卫生状况及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必须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环境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搞好驱虫和粪便处理是预防和控制猪寄生虫病的关键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养猪场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36.
连续2年对苎麻饲料专用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不同收割次数田间试验,试验设年收4次(hpy4)、5次(hpy5)、6次(hpy6)3组处理,每组3个重复,小区面积10.8 m2,研究不同收割次数对"中饲苎1号"生物量的积累与茎叶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收割次数的增加,"中饲苎1号"平均鲜重产量与粗蛋白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综合考虑含水量、干物质量及粗蛋白总产量等,年收割5次处理组在综合产量和饲料品质上占优。  相似文献   
3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A+CpTI)苎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苎麻下胚轴高频再生体系,将携带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GBI4ABC转化到苎麻主栽品种中苎1号中。经根癌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后,用50 mg L–1卡那霉素+ 300 mg L–1头孢霉素筛选共获得32株抗性植株; PCR检测显示26株为阳性, 占80%。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 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苎麻的基因组中。这项研究为最终创造兼抗鳞翅目及鞘翅目等害虫的苎麻种质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洞庭湖的秋天总是来得那么轻盈、深邃和幽雅。虽然不紧不慢的西风已经起来,仍不见满地的黄花和瑟瑟落叶,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的余温。远处有三五成群的白色的鸟儿在觅食,体态修伟,俊朗华贵,神态安闲,那分明是一群白鹤。洞  相似文献   
39.
苎麻复合酶脱胶影响因子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耐热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酶脱胶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脱胶去除率为脱肢效果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果胶酶浓度 4%(对原料),半纤维素酶浓度2%,转速250 rpm,脱胶时间 3.5 h,最高脱胶去除率可达 17.22%.对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随脱胶时间的延长,纤维分散度越高,脱胶 3 h 时纤维基本完全分散.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病人,首先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结果:①骨髓静脉造影复查显示50例回流通畅,回流时间加快。②治疗后1年X线平片复查显示:3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1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③治疗后1年.MRI复查显示:4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仅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治疗后1年临床症状随访结果:43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